[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移动密闭卸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0269.1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3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张崇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丘市本溪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62 | 分类号: | B67D7/62;B67D7/38;B67D7/08;B67D7/76;B67D7/36;B60P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琳丽 |
地址: | 0625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移动 密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成式移动密闭卸油装置,输油泵的启停均为自动控制,卸油操作时,只需罐车入位集成式卸车台的驻车段,操作工将输油软管与罐车的油罐出油口管连接,打开罐车的阀门,卸油便可自动进行,卸油完毕输油泵自动停止。工作时输油泵通过过滤缸、翻板式流量控制阀和输油软管与油罐车连接,省去了卸油缓冲罐,形成了密闭卸油装置,不仅避免了原油里的伴生气溢出到空中污染环境,杜绝了因油气挥发造成事故发生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卸油速度,避免造成卸油点压车现象,提高了卸油效率,同时也解决了常规卸油时因卸油缓冲罐罐内液位变化幅度大、输油泵反复启停的问题,提高了输油泵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式移动密闭卸油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在采油生产作业中,受地理位置、采油层位、区块小且偏远等问题的限制,部分边零井站的油气不适宜铺设地面输油管线,无法进入集输系统,只能采用油罐车拉运卸油。传统的卸油方式需要首先建设卸油点,卸油点需要建设卸油泵房、卸油罐、集成式卸车台、卸油车回转场地以及配电室等,这种方式不仅存在建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不可移动且投资成本高的问题,而且在卸油过程中无法根据罐车液位的高低和流速的快慢来调节卸油泵的转速及排量,导致卸油速度慢,经常造成压车现象,影响正常生产。
目前,常用的是一种敞口卸油方式,不仅存在上述建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不可移动、投资成本高、卸油速度慢的问题,而且该方式是在地下修建卸油泵房、地面修建缓冲卸油箱,油罐车停在缓冲卸油箱上部带一定斜度的卸油台上,油罐车尾部的出油口与卸油软管连接,打开油罐车的阀门,油罐车内的油自然流入卸油罐内,(以自压方式为主)当罐内液位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卸油泵房的油泵启动,通过输油管线将油泵入储油大罐。在上述卸油的过程中,原油里的伴生气会和原油一同卸出,原油挥发出来的伴生气中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引发着火爆炸事故,当气体浓度较高时还会伤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安装运移、卸油效率高的集成式移动密闭卸油装置,解决了现有卸油点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不可移动、投资成本高的问题,能够有效避免原油伴生气挥发至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出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移动密闭卸油装置,包括集成式卸车台和撬装泵房,所述集成式卸车台与所述撬装泵房之间通过操作平台连接;所述撬装泵房内设置有电控柜和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输油泵、过滤缸、翻板式流量控制阀和输油软管,所述输油软管的进油端贯穿所述撬装泵房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撬装泵房的外部,所述输油软管的进油端用于与油罐车上的油罐出油口连接;所述翻板式流量控制阀包括控制阀腔、进油通道、出油通道和翻板,所述翻板通过一翻板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控制阀腔内,且当无液体流过时,所述翻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所述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口之间平面贴合,当所述进油通道内有液体流过时,所述翻板被液体流顶开并带动所述翻板轴转动,所述翻板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翻板轴旋转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输油泵和所述角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控柜的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可选的,所述进油通道的进油端口设置有进口法兰,所述出油通道的出油端口设置有出口法兰,所述进油通道的出油端口为斜盘口。
可选的,所述进油通道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出油通道的安装位置。
可选的,所述翻板轴的两端均装设有轴承和轴承盖,且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同侧的所述轴承盖内设置有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集成式卸车台为钢结构组合式卸车平台,所述钢结构组合式卸车平台包括顺次连接的引车段构件、中间段构件和驻车段构件。
可选的,所述集成式卸车台的顶部安装有防滑板,所述驻车段构件的外端设置阻车桩,所述引车段构件和所述驻车段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地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丘市本溪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任丘市本溪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0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压检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桨多叶风力发电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