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蓄电池用的酸液制备及注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79189.4 | 申请日: | 201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9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任睿卓;张晨骏;郝勇;李军伟;景凯亮;李小康;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12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制备 注入 装置 | ||
一种铅蓄电池用的酸液制备及注入装置,酸液注入机构包括铅蓄电池、酸液注入管、移动支架,移动支架包括气缸、连接板和管架,铅蓄电池上表面共设6个酸液注入口,酸液注入管包括六个,依次设在管架上,每个酸液注入管的管体上分别设有硫酸浓液入口和纯净水入口,下端设有电池酸液出口;酸液制备机构包括原电池模块、硫酸液体分配器和纯净水分配器,原电池模块由正电极、负电极、盐桥组成,正电极顶部的抽液口与硫酸液体分配器进口端连接,硫酸液体分配器出口端分别与硫酸浓液入口连接,纯净水分配器的进口端、出口端分别与水槽和纯净水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时配制所需浓度的硫酸溶液,并定量定位注入铅蓄电池内,可保证加酸精度和加酸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铅蓄电池用的酸液制备及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铅蓄电池制造过程中,电池的注酸大多采用灌酸技术,电池加酸,是直接影响到电池一次放电时间长短及循环使用寿命长短等重要性能的关键。对于不同型号的铅蓄电池,加酸量不同,要求的精确度也不同,现有的加酸技术采用手工操作对单个电池逐个加注,并采用先抽真空后注酸的方法,第一酸液是提前配置好的,无法保证加酸精度,在灌酸过程中由于前次加酸后剩余的酸液和冷酸机中新抽入的酸液混合后,混合酸液的温度发生变化,使得酸加进电池之后,会立即发生反应,产生一定的气体,致使电池中的酸液溢出,容易造成端子腐蚀、加不进酸或加酸量不足等问题,而且还会造成电池发热,膨胀变形及电池的充电一致性差,容量不足等现象;第二12V铅蓄电池内部分为6个隔区,一般分别在电池顶部设置有单一的注酸孔,在电池装配完成后,需向内隔中分别注入硫酸电解液,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六个独立的导流管分别压紧固定在电池顶部的六个注酸孔上,再采用真空泵将定量的酸液注入到电池内,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导流管分别单一的与注酸孔对接,很易产生偏差移位,而且注入的定量不能达到一致性,且容易导致酸液外溢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用的酸液制备及注入装置,通过实时配制所需浓度的硫酸溶液,并定量定位地注入铅蓄电池内,可保证加酸精度和加酸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铅蓄电池用的酸液制备及注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水槽、传送带和护板,所述水槽两侧对称设有两组酸液制备机构,所述传送带上方相应设有两组酸液注入机构;
所述酸液注入机构包括铅蓄电池、酸液注入管、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包括气缸、连接板和管架,所述连接板固定搭接在两根与所述机架垂直连接的横杆上,所述管架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气缸穿过所述连接板、且下端与所述管架固定连接;所述铅蓄电池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上表面共设有6个酸液注入口,所述酸液注入管包括六个,依次设置在所述管架上,每个所述酸液注入管的管体上分别设有硫酸浓液入口和纯净水入口,下端设有与所述酸液注入口对应的电池酸液出口;
所述酸液制备机构包括两组原电池模块、两组硫酸液体分配器和一组纯净水分配器,所述原电池模块由正电极、负电极、设置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盐桥组成,所述正电极的顶部设有抽液口,所述抽液口与所述硫酸液体分配器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硫酸液体分配器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硫酸浓液入口一一连接;所述纯净水分配器设置在所述水槽上方,所述纯净水分配器的进口端与所述水槽连通,所述纯净水分配器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纯净水入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带动其运作的第一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外侧设有水泵和为所述水泵提供动力的第二电机,所述水泵的进口端与所述水槽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纯净水分配器的进口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杆,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三个通孔,所述气缸穿过中间的通孔,两个所述固定杆分别穿过两侧的通孔,并通过螺栓和法兰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管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91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0kV高压室间隔温湿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拼装式外置多重保温模块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