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型单体动力电池夹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9074.5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8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叶岍;王莉;娄本相;孙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齐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淑惠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单体 动力电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柱型单体动力电池夹取装置。圆柱型单体动力电池夹取装置,包括:承载支架;位于承载支架上的双向伸缩机构;与双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相连接的变间距夹爪组件,所述夹爪组件包含一系列等间距的夹爪气缸;与承载支架连接且可双向对称滑动的滑动块,其上部连接双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下部连接变间距夹爪组件,实现双向伸缩机构向外伸出时,通过滑动块带动变间距夹爪组件下的每个夹爪气缸实现变间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向伸缩机构的驱动,实现双向伸缩机构向外伸出或向内收缩时,通过滑动块带动变间距夹爪组件下的每个夹爪气缸实现变间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圆柱型单体动力电池夹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圆柱型单体动力电池作为电池厂家的一个重要产品,其在生产线中需要在诸多工位中转移,其夹取过程需要专用的夹取装置,而且很多工艺场合,需要按照不同的间距进行电池的摆放,所以,圆柱型单体动力电池夹取装置成为电池生产过程的必须装备,是亟需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圆柱型单体动力电池夹取装置,解决生产线上圆柱型单体动力电池的转运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圆柱型单体动力电池夹取装置,包括:承载支架3;位于承载支架上的双向伸缩机构1,可对称地向两个方向伸缩;与双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相连接的变间距夹爪组件4,所述夹爪组件包含一系列等间距的夹爪气缸5;与承载支架连接且可双向对称滑动的滑动块2,其上部连接双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下部连接变间距夹爪组件,实现双向伸缩机构向外伸出时,通过滑动块带动变间距夹爪组件下的每个夹爪气缸实现变间距。
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承载支架包括:第一底板23;位于第一底板两端的第一侧板31,位于第一侧板内侧的第一缓冲器32;位于第一底板下方的直线滑块22,每个直线滑块可沿双向伸缩机构运动方向自由滑动,直线滑块与变间距夹爪组件在垂直方向固定连接,起到变间距夹爪组件与第一底板之间垂直方向力的传递;第一缓冲器防止双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无限制往外伸
优选方案之二,所述双向伸缩机构包括:第二底板15;位于第二底板两端的第二侧板12;架设在第二底板上且位于两个第二侧板之间的双向伸缩气缸11;位于双向伸缩气缸伸缩端处的浮动接头14;与浮动接头配合使用的浮动接头座13;位于第二底板下的支撑柱16,支撑柱固定连接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位于第二底板下且位于第一底板上的缓冲器安装板33,位于缓冲器安装板上的第二缓冲器34;第二缓冲器防止双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无限制往内缩。
优选方案之三,所述变间距夹爪组件包括:第三底板41,第三底板上部连接滑动块;连续分布的十字交叉连接臂42,其十字交叉部位由铰接固定销44连接,铰接固定销下方连接伸缩滑块47,十字交叉连接臂之间通过铰链销45、46连接;第三连接板受到滑动块对向施力后,由十字交叉连接臂进行力的传导,使得铰接固定销发生等间距的扩张或收缩,进而带动伸缩滑块的等间距扩张或收缩;伸缩滑块与承载支架上的直线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方案之四,所述夹爪气缸包括:夹爪安装板51;安装在夹爪安装板下的气动夹爪52;安装在气动夹爪下的2个夹棍安装板53,夹棍安装板在气动夹爪的作用下可开合;安装在2个夹棍安装板上的夹棍54,夹棍数量为4,两两对称分布在每个夹棍安装板上,夹棍上有摩擦螺纹,起到更好夹持圆柱型单体动力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向伸缩机构的驱动,进而带动夹爪组件,实现双向伸缩机构向外伸出或向内收缩时,通过滑动块带动变间距夹爪组件下的每个夹爪气缸实现变间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柱型单体动力电池夹取装置总装示意图;图中,1代表双向伸缩机构,2代表滑动块,3代表承载支架。
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中,4代表变间距夹爪组件,5代表夹爪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齐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齐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9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