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埋地式雨水处理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8981.8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5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姜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筑研生态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处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埋地式雨水处理池。该处理池包括:墙体、雨落管、储水通气管、盖板、承重梁和混凝土基础,墙体与盖板、混凝土基础连接;墙体包括:前墙体、后墙体、左墙体和右墙体,前墙体、后墙体、左墙体和右墙体固定连接,承重梁垂直设置于前墙体和后墙体之间;雨落管平行设置于靠近右墙体一侧,储水通气管斜向设置于右墙体底部;混凝土基础上方设置有二期透水混凝土,二期透水混凝土上设置有过滤墙和溢流池,过滤墙与溢流池连接,溢流池靠近左墙体一侧。本申请解决了径流汇入海绵设施比较困难,增大海绵设施面积,且与景观专业协调较困难的问题,同时还解决雨落管断接破坏景观美观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埋地式雨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做法:建筑屋面雨落管直接截断,形成出流口,再将雨水引流至海绵设施内进行处理。
但是这种做法会存在以下问题:1. 雨落管断接破坏景观美观性,且径流汇入海绵设施比较困难。2. 雨落管断接会增大海绵设施面积,且与景观专业协调较困难。
针对相关技术中雨落管断接会破坏景观的美观性,且径流汇入海绵设施比较困难,同时还会增大海绵设施面积,且与景观专业协调较困难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地式雨水处理池,以解决雨落管断接会破坏景观的美观性,且径流汇入海绵设施比较困难,同时还会增大海绵设施面积,且与景观专业协调较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埋地式雨水处理池。
根据本申请的埋地式雨水处理池包括:墙体、雨落管、储水通气管、盖板、承重梁和混凝土基础,所述墙体与所述盖板、所述混凝土基础连接;所述墙体包括:前墙体、后墙体、左墙体和右墙体,所述前墙体、所述后墙体、所述左墙体和所述右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梁垂直设置于所述前墙体和所述后墙体之间;所述雨落管平行设置于靠近所述右墙体一侧,所述储水通气管斜向设置于所述右墙体底部;所述混凝土基础上方设置有二期透水混凝土,所述二期透水混凝土上设置有过滤墙和溢流池,所述过滤墙与所述溢流池连接,所述溢流池靠近所述左墙体一侧,所述溢流池靠近所述左墙体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内部涂抹防水砂浆。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砂浆抹面厚20mm。
进一步的,所述二期透水混凝土表面呈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墙材质为无砂透水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墙上设置有预制块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块卡槽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池内设置有溢流管,用于排除多余的雨水。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砖旋。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通气管末端高度不低于所述二期透水混凝土上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埋地式雨水处理池的方式,将雨水处理池通过埋地的方式,达到了节省空间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可去除雨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还可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雨水峰值流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雨落管断接会破坏景观美观性,且径流汇入海绵设施比较困难,同时还会增大海绵设施面积,且与景观专业协调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埋地式雨水处理池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筑研生态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筑研生态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8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制造用校对式点胶装置
- 下一篇:眼镜料头裁切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