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废旧轮胎的城市排水管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4394.1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7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废旧 轮胎 城市 排水管道 结构 | ||
一种基于废旧轮胎的城市排水管道结构,包括基座、排水管道以及定位组件,基座卡入土体预留的沟槽内,基座上部设有用于固定排水管道的安装槽;排水管道包括排水管以及同轴套设于排水管外壁的弹性橡胶套筒,弹性橡胶套筒包括若干废旧轮胎和用于固定废旧轮胎的固定组件,废旧轮胎的胎圈部端面沿周向设有若干个供固定组件连接部贯穿的安装孔,废旧轮胎通过固定组件依次串连成一条可套设于排水管外部的弹性橡胶套管,相邻两废旧轮胎的胎圈部端面彼此贴紧;排水管道置于基座的安装槽内,并通过定位组件实现排水管道、基座以及沟槽之间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降低排水管道的建设费用,提高期使用寿命,循环利用废旧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废旧轮胎的城市排水管道结构,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水污染防治和排渍防涝、防洪的重要工程。调查表明,城市生活住宅区、工矿企业的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投资一般占整个排水系统投资的70%左右。因此,如何在满足各种技术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排水管道的建设费用和提高使用寿命是城市排水管道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
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以8%至10%的速度递增,废旧轮胎的有效处理已然成为了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汽车轮胎已朝着高强度、耐磨、稳定和耐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也造成了废弃后的轮胎长时期不能自然降解的问题,大量的废旧橡胶造成了比塑料污染(白色污染)更难处理的黑色污染,增大了回收处理的难度,也浪费了宝贵的橡胶资源。结合废旧轮胎高强度、耐磨、稳定、耐老化和高防渗性能,将废旧轮胎应用于城市排水管道的建设中,不仅能为大幅度降低基建费用,同时也将为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创造新的途径,可明显提高空间利用率,具有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技术优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为大幅度降低基建费用,同时也可循环利用废材的基于废旧轮胎的城市排水管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旧轮胎的城市排水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排水管道以及定位组件,所述基座卡入土体预留的沟槽内,基座上部设有用于固定排水管道的安装槽;所述排水管道包括排水管以及同轴套设于排水管外壁的弹性橡胶套筒,所述弹性橡胶套筒包括若干废旧轮胎和用于固定废旧轮胎的固定组件,所述废旧轮胎的胎圈部端面沿周向设有若干个供固定组件连接部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废旧轮胎通过固定组件依次串连成一条可套设于排水管外部的弹性橡胶套管,其中相邻两废旧轮胎的胎圈部端面彼此贴紧;所述排水管道置于基座的安装槽内,并通过定位组件实现排水管道、基座以及沟槽之间的固定。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片分设于排水管道两端部的环形垫板、若干根用于串连废旧轮胎的连接钢筋以及螺接于连接钢筋端部的固定螺母,两片所述的环形垫板套设于排水管两端部,两环形垫板的内端面分别与同侧最外端废旧轮胎的胎圈部端面贴紧;所述环形垫板沿周向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与废旧轮胎的安装孔一一对应并与排水管中心轴平行;所述连接钢筋穿入废旧轮胎的安装孔内,并且连接钢筋的两端部从同侧环形垫板的定位孔穿出,落在环形垫板外侧的部分螺接固定螺母,实现废旧轮胎以及环形垫板之间的紧固。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环向定位带和铆钉,所述环向定位带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铆钉的预留孔,所述环向定位带沿排水管道周向环绕于排水管道的外壁底部,并通过铆钉与基座、沟槽固定。
所述基座由混凝土预制而成,呈圆形凹面结构,并且基座周向设有若干个可与环向定位带上预留孔一一对应的基座预留孔,并通过铆钉实现基座与排水管道、沟槽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其中基座的安装槽为可与排水管道底部适配的圆形凹槽。
所述沟槽为一倒梯形凹槽,并且沟槽的底部宽度小于基座所在基圆对应的弦的长度,使得基座与沟槽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废旧轮胎的城市排水管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43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膜机构及制袋机
- 下一篇:智慧黑板高拍仪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