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清灰散热结构的光缆交接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72937.6 | 申请日: | 2019-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1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济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清灰 散热 结构 光缆 交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带清灰散热结构的光缆交接箱,包括底座和机箱,所述机箱放置在底座上,所述机箱的正面活动设置有拉门,所述机箱的左侧面靠上的位置设置有一号支座,所述机箱的右侧面靠下的位置设置有二号支座,所述一号支座和二号支座的外侧面上均横向活动设置有防撞轮,所述机箱的上端面铆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端焊接有保护支架,所述顶盖的边侧一周等距开设有若干组导水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带清灰散热结构的光缆交接箱,保护支架内部的两组减震器可以提高支架的抗压缓冲能力,侧面的防撞轮可以将碰撞作用力转变为滑动摩擦,保证了光缆交接箱的外壳以及内部结构的安全性,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带清灰散热结构的光缆交接箱。
背景技术
光缆交接箱一般放置在主干光缆上,用于光缆分枝,它是一个无源设备,与原来的铜缆交接箱功能类似,只是将大多数的光缆,通过光缆交接箱后,分为不同方向的几个小对数光缆,当然这个功能光缆接头盒也可以实现,但不同的是,光缆交接箱可以实现光缆的跳接,也可以用于测试和维护;现有的光缆交接箱防水效果差,物体从高空坠落或者在侧面碰撞均会损伤光缆交接箱的外壳以及内部结构,同时光缆交接箱长时间使用内部的光缆容易积累灰尘,影响散热,也加速电缆的老化,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带清灰散热结构的光缆交接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清灰散热结构的光缆交接箱,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带清灰散热结构的光缆交接箱,包括底座和机箱,所述机箱放置在底座上,所述机箱的正面活动设置有拉门,所述机箱的左侧面靠上的位置设置有一号支座,所述机箱的右侧面靠下的位置设置有二号支座,所述一号支座和二号支座的外侧面上均横向活动设置有防撞轮,所述机箱的上端面铆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端焊接有保护支架,所述顶盖的边侧一周等距开设有若干组导水孔,所述保护支架的内部对称安装有两组减震器,所述机箱的内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安装有熔纤盘和盒式分光器;
所述一号支座和二号支座的内部均安装有清灰结构,所述清灰结构包括电机、转轴、扇叶、连接套、摆杆、蜗杆、涡轮、曲柄、连杆、固定杆和角铁,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电机的一端,所述转轴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三组扇叶,所述连接套套接在转轴上,所述摆杆横向固定安装在连接套的上端面,所述蜗杆花键设置在转轴上,所述蜗杆和涡轮利用齿相啮合连接,所述曲柄固定安装在涡轮外侧中间位置处,所述曲柄的内端部还和摆杆的一端部铰接,所述连杆和曲柄的外端部铰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部和固定杆铰接,所述固定杆远离摆杆的一端部和连杆铰接,所述固定杆通过两组角铁和一号支座、二号支座的内壁固定。
优选的,所述拉门上安装有把手,所述机箱的两侧面也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防撞轮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上下端和一号支座和二号支座的内壁固定。
优选的,所述顶盖向四周延伸,所述保护支架上设置有四组倾斜面,所述减震器的底部固定在顶盖上。
优选的,所述转轴可在连接套内转动,所述转轴可上下大范围摆动,所述机箱的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组接灰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自带清灰散热结构的光缆交接箱,保护支架有四个斜面,可以引导雨水下流,并从若干组导水孔快速排出,使雨水不会渗入壳体内,提高防水效果;保护支架内部的两组减震器可以提高支架的抗压缓冲能力,侧面的防撞轮可以将碰撞作用力转变为滑动摩擦,保证了光缆交接箱的外壳以及内部结构的安全性;两组清灰结构分局两侧可以实现自动清灰的作用,通过转轴的摆动,两者的清灰范围覆盖整个箱体的内部,及时清理灰尘,避免箱内灰尘积累,提高散热效果,也放缓电缆的老化;整个光缆交接箱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本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2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药实验多关节机器人用防护套结构
- 下一篇:机车车载控制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