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等离子体辅助燃烧的滑动放电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72292.6 | 申请日: | 2019-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4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春 |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H05H1/2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朱荣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等离子体 辅助 燃烧 滑动 放电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等离子体辅助燃烧的滑动放电反应器,包括壳体以及配合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极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板、筒体和顶盖,所述顶盖顶面开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固定安装有连接筒体,所述连接筒体侧面开有出气口,所述壳体后侧设有电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等离子体辅助燃烧的滑动放电反应器,在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不仅产生活性粒子,而且能够增加电弧的湍流强度,因而可以很好的促进辅助燃烧,装置简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等离子体辅助燃烧的滑动放电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煤炭和石油等燃料在不久的将来接近枯竭的情况下,对于燃料燃烧的稳定性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个方面是燃料分子在燃烧过程中的化学键很难被完全打断,另外一个方面燃料分子与氧气分子的接触不够充分,针对这两个问题,非平衡态的低温等离子体在该领域显示出潜在的巨大优势。低温等离子体在放电过程中,会含有大量不同种类的活性粒子,比如电子、各种激发态分子以及自由基等,这些活性粒子具有的能量较高,因此在助燃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加快反应速率,减小点火延迟,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另一方面,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具有很高的焓值,能对气体流场产生扰动,提高气流的湍流度,增加燃料分子与氧气分子的接触几率,因而可以增强燃烧的充分性。由于等离子体助燃的以上优势,因此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在低温等离子体中,按照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一般可以划分为冷等离子体,暖等离子体和热等离子体,其中冷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一般都较低,焓值也较低,并且高活性的粒子浓度也相对较低,因而并非理想的辅助燃烧方式;对于热等离子体,一般情况下,功耗较高,并且电极是个易损件,尤其是放电气体中含有氧气时,电极容易氧化,减少了电极的寿命,滑动电弧作为一种暖等离子体,放电时的气体温度在1500-4000K之间,并且等离子体含有大量的活性粒子,此外,由于电弧的弧根在快速的移动,因而电极的烧蚀很小,是一种理想的辅助燃烧手段。
虽然目前的等离子体辅助燃烧装置已经被不少人研究,但是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结构优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目前的装置也较为复杂,运行及其维护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等离子体辅助燃烧的滑动放电反应器,在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不仅产生活性粒子,而且能够增加电弧的湍流强度,因而可以很好的促进辅助燃烧,装置简单,高效。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等离子体辅助燃烧的滑动放电反应器,包括壳体以及配合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极机构;
所述壳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板、筒体和顶盖,所述顶盖顶面开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固定安装有连接筒体,所述连接筒体侧面开有出气口,所述壳体后侧设有电源;
所述电极机构包括相对称设立的地电极和高压电极,所述地电极和高压电极外表面均包裹有绝缘介质,所述地电极和高压电极之间设有旋风环,所述旋风环位于地电极的下方,所述地电极和高压电极之间的间距沿旋风环的基准轴线方向而增加;
所述地电极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立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设有均风板;
所述第二电极板通过电线连接到接地端;
所述高压电极通过电线连接到电源;
所述电极机构外侧设有环形磁铁,所述地电极和高压电极位于环形磁铁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下底面开有与旋风环相配合的环状放置孔。
进一步地,所述旋风环下方设有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春,未经王正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2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