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6芯MPO连接器与适配器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0601.6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1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金建峰;刘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光卓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 |
地址: | 2011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6 mpo 连接器 适配器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16芯MPO连接器与适配器的连接结构,插芯插设于内壳内部且两插针露出于内壳的前端,插芯前端的上下方各设有一第一台阶,内壳内部的前端在上下方向上各设有一第二台阶,内壳内部的前端设有一锥形孔,内壳通过抵于两第二弹簧的后端安装于外壳内部且内壳的前后端均露出于外壳,内壳外部前端的上下方各设有一第三台阶,适配器包括第二连接器与适配器外壳,适配器外壳内部后端的上下方各设有一第四台阶,第二连接器设于适配器外壳内部的前端,第二连接器的后端设有两插孔。本实用新型锥形孔的设计,使第一连接器内壳的偏向不会传递至插芯,从而保证插芯对接时不受外力的影响,可以使插针准确地插入插孔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16芯MPO连接器与适配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MPO连接器和适配器,组装过程比较复杂,实际操作比较麻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连接器插针不易准确地插入适配器插孔内,操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的16芯MPO连接器与适配器的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的16芯MPO连接器与适配器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16芯MPO连接器与适配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和适配器,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插芯、外壳和内壳,所述插芯包括前端设有两插针的插头和连接有第一弹簧的插尾,所述插芯插设于所述内壳内部且两所述插针露出于所述内壳的前端,所述插芯前端的上下方各设有一第一台阶,所述内壳内部的前端在上下方向上各设有一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第一台阶限位配合,所述内壳内部的前端设有一锥形孔,所述内壳通过抵于两第二弹簧的后端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且所述内壳的前后端均露出于所述外壳,两所述第二弹簧的前端均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内壳外部的后端设有一第五台阶,所述第五台阶上设有一外倒角,所述外壳后端的内部设有一内倒角,所述外倒角与所述内倒角配合,所述内壳外部前端的上下方各设有一第三台阶,所述适配器包括第二连接器与适配器外壳,所述适配器外壳内部后端的上下方各设有一第四台阶,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所述适配器外壳内部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后端设有两插孔,两所述插孔与两所述插针相对设置且相互配合,所述适配器外壳后端通过两所述第三台阶与两所述第四台阶配合包裹所述内壳的前端。
优选地,两所述第一台阶分别抵于两所述第二台阶。
优选地,所述第三台阶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所述第四台阶包括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卡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凸块卡于所述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抵于所述插头的后端。
优选地,所述锥形孔前端的孔径大于所述锥形孔后端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插尾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卡件,两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内壳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插头后端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斜面。
优选地,所述锥形孔后端的上下端设有导向坡。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锥形孔的设计,使第一连接器内壳的偏向不会传递至插芯,从而保证了插芯对接时不受外力的影响,可以是插针准确地插入插孔内;
2.本实用新型第三台阶与第四台阶的配合连接,保证了插芯与第二连接器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芯放入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光卓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光卓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0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