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光互补提水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0480.5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0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彩霞;张芮;张峰伟;王引弟;张小艳;李妙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H02J7/35;H02S10/12;H02S4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光 互补 灌溉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提水灌溉系统,涉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节水灌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塔架,塔架一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发电设备,还包括光伏水泵、肥料罐、蓄水池和加气组件;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发电设备电力输出口的一端通过逆变器控制器和电缆与光伏水泵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气组件在传统地下滴灌的基础上,在灌溉水进入灌水毛管和滴头之前,利用文丘里加气设备将空气吸入,灌溉水中形成水气混合液输送到作物根区,从而有助于土壤和作物对肥水的吸收,同时该系统充分的利用了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进行提水灌溉,实现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节水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光互补提水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风光电互补节能技术应用较为成熟,可在光照或者风力资源丰富的区域实现稳定、高效对用电装置供电。
目前的农业灌溉装置网线铺设繁琐,灌溉自动化程度低,对能源和水资源浪费较大,使用成本高,不适合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光互补提水灌溉系统,通过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和加气组件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灌溉系统自动化程度低,浪费水源,且灌溉时作物水肥吸收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风光互补提水灌溉系统,包括塔架,所述塔架一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发电设备,所述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逆变器,所述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发电设备电力输出口的一端连接有逆变器控制器,还包括光伏水泵、肥料罐、蓄水池和加气组件;
所述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发电设备电力输出口的一端通过逆变器控制器和电缆与光伏水泵电性连接;所述光伏水泵出水口的一端连通有第一供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一端与蓄水池连通;所述蓄水池一表面与肥料罐连通;所述蓄水池一表面还连通有第二供水管;所述第二供水管出水口的一端与加气组件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周侧面设置有自动控制组件;所述加气组件一端连通有滴灌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肥料罐出水口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阀和流量计;所述风力发电设备为垂直式分离发电机;所述太阳能发电设备为高效多晶发电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滴灌带为贴片式灌带;所述加气组件为文丘里加气设备;所述塔架为无拉绳的独立管柔性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供水管为PE管;所述第二供水管为PPR管和不锈钢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控制组件包括PLC和水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气组件在传统地下滴灌的基础上,在灌溉水进入灌水毛管和滴头之前,利用文丘里加气设备将空气吸入,灌溉水中形成水气混合液输送到作物根区,从而有助于土壤和作物对肥水的吸收,同时该系统充分的利用了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进行提水灌溉,实现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一体化,保证全天性供电不需要安装外电,是一种节能又环保的技术,并结合水肥气热一体化,将肥液均匀的送至作物,提高水资源与肥料的利用率,实现作物的提量、增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风光互补提水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0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