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口放气阀顶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9773.1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7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莉;张希彬;仲丽;张秀成;郭志营;付翠翠;张成;陈建东;李国强;刘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莉 |
主分类号: | E21B34/02 | 分类号: | E21B3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口 气阀 顶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井口放气阀顶部防护装置,使用该防护装置约束放气阀顶部丝堵的运动轨迹,同时限制弹簧的伸出长度,它包括卡设在放气阀的主体外缘并由螺栓紧固的环形扣件,环形扣件上面焊接支杆,支杆中部和上部分别固定设置圆盘I和圆盘II,穿过圆盘I和圆盘II设置阶梯轴;圆盘II的下面与阶梯轴的大径部的上面的阶梯轴上套设压缩弹簧;阶梯轴上端面固定设置提手;阶梯轴下端面固定设置圆形的压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口设备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井口放气阀顶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部分气液比较高的油井,工作人员通常会在输油管线和套管阀门之间设置放气阀,通过旋松放气阀的顶部丝堵调节套管压力,达到平衡液面,提高产量的目的。
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放气阀的顶部没有防护装置,在套压较大的情况下卸松丝堵,特别是丝堵的旋入深度较低的情况下,旋松丝堵放压容易造成丝堵在压力以及放气阀内部弹簧的作用下脱离阀体,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丝堵飞出击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事故,而在丝堵从阀体顶部脱出后,放气阀的腔体内部的弹簧伸出量较大,在将其装入放气阀的腔体时操作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口放气阀顶部防护装置,使用该防护装置约束放气阀顶部丝堵的运动轨迹,达到有效消除丝堵在脱离放气阀之后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目的,同时限制弹簧的伸出长度,解决丝堵脱离后弹簧伸出过长无法快速装入腔体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井口放气阀顶部防护装置,它包括卡设在放气阀的圆筒形主体的外缘并由螺栓紧固的环形扣件,所述环形扣件的上面沿周向垂直焊接支杆,在所述支杆的中部和上部分别固定设置圆盘I和圆盘II,穿过所述圆盘I和所述圆盘II设置阶梯轴,所述阶梯轴与所述圆筒形主体同轴;在所述圆盘II的下面与所述阶梯轴的大径部的上面的阶梯轴上套设压缩弹簧;所述阶梯轴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提手;所述阶梯轴的下端面固定设置圆形的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口径大于等于放气阀的丝堵的口径。
进一步地,所述圆盘I的外缘固定设置轴座,穿过所述轴座固定设置轴,在所述轴上活动套设L形的摆动杆;所述L形的摆动杆的水平部能够与所述阶梯轴的大径部的下面搭合;所述L形的摆动杆的水平部能够与所述阶梯轴的大径部的上面挂合。
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通过约束放气阀顶部丝堵的运动轨迹,不仅能够有效消除丝堵在脱离放气阀之后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而且能够同时控制弹簧的伸出长度,有效解决丝堵脱离阀体后弹簧伸出过长无法快速装入腔体的问题,且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附图说明
附图1清晰示出了放气阀的丝堵旋出前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清晰示出了放气阀的丝堵旋出后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圆筒形主体;2、螺栓;3、环形扣件;4、摆动杆;5、轴;6、轴座;7、压缩弹簧;8、提手;9、圆盘II;10、大径部;11、阶梯轴;12、圆盘I;13、压板;14、丝堵;15、支杆;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该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指明,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申请案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案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案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莉,未经赵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9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