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紫外线防水卷材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69152.3 | 申请日: | 2019-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3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程;王庆鹏;王志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居宝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06;B32B15/20;B32B15/14;B32B7/12;B32B3/30;B32B3/08;B32B27/06;B32B27/32;B32B11/04;B32B27/02;B32B27/36;B32B27/12;B32B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防水 卷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防水卷材,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胎基层,胎基层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卷材层和第二卷材层,第一卷材层外侧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内侧设置有若干凹槽,隔膜与第一卷材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结层。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防止翘边和渗水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主要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渗水漏的一种可卷曲呈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在防水卷材生产中,通常需要考虑到卷材本身的防水性能、抗紫外线及抗老化性能,需要调整卷材的结构和材料组成以增强卷材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908255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抗紫外线复合卷材,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隔离膜层、抗紫外线层、防水层、基层、耐腐蚀层、加强层和自粘层。自粘层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隔离膜层、抗紫外线层、防水层、基层、耐腐蚀层、加强层和自粘层叠压在一起。基层内均匀设置有若干橡胶片,加强层内设置有平行设置的横向杆,橡胶片与横向杆一一对应,且橡胶片和横向杆之间通过弹性丝连接在一起。上述公开专利中的防水卷材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卷材的韧性和抗拉性。
但是,上述公开专利中的防水卷材,在经过暴晒和雨淋之后,高温和低温的温度交替易使卷材上层的隔离膜与抗紫外线层产生脱膜的现象,进而容易发生翘边和渗水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防水卷材,其具有不易发生翘边和有效防止渗水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紫外线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胎基层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卷材层和第二卷材层,第一卷材层外侧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内侧设置有若干凹槽,隔膜与第一卷材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结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粘结层会嵌入隔膜的凹槽内,使得隔膜与第一卷材层通过第一粘结层紧密粘合,避免发生脱膜的情况。
进一步地,第一卷材层和第二卷材层中均设置有抗紫外线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卷材的抗紫外线性能,延长卷材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抗紫外线层包括自胎基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层、聚氨酯胶黏层和铝箔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铝箔的机械强度和抗撕裂性,同时利用聚氨酯使铝箔与玻璃纤维网格布紧密粘合。
进一步地,抗紫外线层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弹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抗紫外线层的柔性,进而增强卷材的抗撕拉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沿胎基层长度方向的两边分别设置的第一搭边和用于与相邻卷材的第一搭边搭接配合的第二搭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卷材在铺设时,第一搭边和第二搭边可以相互配合铺设,避免出现搭边处渗水的情况。
进一步地,第一搭边由第二卷材层与胎基层沿卷材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搭边沿第一搭边的长度方向中线向第一卷材层一侧对折形成第一上搭边和第一下搭边;
第一上搭边与第一卷材层之间形成有对接缝,对接缝设置有自粘层,对接缝设置有贴合于胎基层用于撕开自粘层的撕拉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卷材时,如需使第一搭边与第二搭边配合使用,可利用撕拉线撕开自粘层,伸展第一搭边,进而与第二搭边配合铺设。不需要第一搭边与第二搭边配合使用时,可直接铺设卷材,第一上搭边与第一下搭边的厚度之和基本等于卷材的厚度,保证了卷材沿其长度方向的两边正常的防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居宝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居宝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9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