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学护理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8922.2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3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聂晶;房春芳;杜娟;韩莉;刘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晶 |
主分类号: | A61G7/005 | 分类号: | A61G7/005;A61G7/053;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冉玲芬 |
地址: | 25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医学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医学护理床,包括可翻折的床板及支撑底台,所述支撑底台表面设有两个凸起块,分别为块一及块二,所述块一表面固定设有气压棒一,所述气压棒一输出端的顶杆与所述床板底端的连接块固定,所述块二表面固定设有气压棒二,所述气压棒二输出端的顶杆与所述床板底端接触,所述支撑底台一侧边缘表面还设有便于上下的阶梯,所述床板两边分别设有前护板、可外翻的后护板,所述前护板、后护板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将床体分为两个部分,便于窗体折叠,使得患者可以平摊也可以将床体一部分升起靠着,便于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采用可翻动护板的设计,护板可以放下来,便于护理人员坐下,方便喂食和整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医学护理床。
背景技术
护理床一般都是动力床,分为电动或手动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卧床生活习性和治疗需要。病患躺在床上时,需要陪护人员进行护理,然后一般的护理床不方便护理人员坐下,只能站着对患者喂食等,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学护理床,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医学护理床,包括可翻折的床板及支撑底台,所述支撑底台表面设有两个凸起块,分别为块一及块二,所述块一表面固定设有气压棒一,所述气压棒一输出端的顶杆与所述床板底端的连接块固定,所述块二表面固定设有气压棒二,所述气压棒二输出端的顶杆与所述床板底端接触,所述支撑底台一侧边缘表面还设有便于上下的阶梯,所述床板两边分别设有前护板、可外翻的后护板,所述前护板、后护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阶梯位于其中一边间隙的外侧,所述床板底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床板铰接,所述支撑杆翻动后与所述支撑底台插接,所述床板底端设有与所述后护板配合使用且水平转动的凹字形支撑杆,所述凹字形支撑杆与翻动后的所述后护板插接。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床板由前床板及后床板组成,所述前床板、后床板之间通过大销轴铰接。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前床板一端设有前挡板,所述后床板一端设有后挡板。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前护板与所述前床板固定,所述后护板与所述后床板铰接,所述前护板、后护板分别设有镂空口。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后床板底端固定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凹字形支撑杆一端过盈配合。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气压棒二输出端的顶杆为弧形,且与所述前床板底端接触,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后床板底端。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后护板设有与所述凹字形支撑杆一端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凹字形支撑杆与所述凹槽插接。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支撑底台设有插槽,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插槽插接。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后挡板内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有配合使用的螺纹杆,所述后护板一侧设有与所述螺纹孔齐平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杆依次与所述螺纹孔、螺纹槽螺纹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阶梯一侧设有支板,所述阶梯通过支板固定于所述支撑底台,所述气压棒一、气压棒二分别设有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解决了一般的护理床不方便护理人员坐下的缺点;将床体分为两个部分,便于窗体折叠,使得患者可以平摊也可以将床体一部分升起靠着,便于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采用可翻动护板的设计,护板可以放下来,便于护理人员坐下,方便喂食和整理;采用阶梯的设计,便于患者上下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床板升起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晶,未经聂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8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温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