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聚变堆超导磁体线圈压降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6986.9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0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谢延玉;吴欢;宋云涛;陆坤;卫靖;沈光;吴维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L13/00 | 分类号: | G01L13/00;G01K13/00;G21B1/2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变 超导 磁体 线圈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聚变堆超导磁体线圈压降测试装置,包括有汇流排,汇流排与高纯氮气瓶相连,汇流排通过减压阀与进气管路相连,进气管路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进气管路与超导磁体线圈的一端连接。超导磁体线圈的另一端与出气管路连接,出气管路上依次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出气管路的末端与流量计连接,流量计与直管连接。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数字万用表连接。压力变送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标准电阻连接,标准电阻依次与直流电源,数字万用表和电脑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操作,通过此装置可用来研究和探索核聚变堆超导磁体线圈在制造过程中导体内部是否有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聚变堆超导磁体线圈试验方法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核聚变堆超导磁体线圈压降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聚变堆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中,超导磁体线圈是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超导磁体线圈的导体为CICC(Cable-in-Conduit Conductor)结构,它一般采用超临界氦迫流冷却,超临界氦在超导股线和花包之间的空隙中流动,如果超临界氦冷却通道被堵塞,将直接影响到导体的有效冷却,进而影响超导磁体线圈的超导性能。因此,在超导磁体的制造过程中,为了判断超临界氦的通道是否被堵塞,压降测试是一种重要的判断手段。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用来实现核聚变堆超导磁体线圈压降测试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核聚变堆超导磁体线圈压降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专利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核聚变堆超导磁体线圈压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汇流排、减压阀、连接在超导磁体线圈一端的进气管路以及连接在超导磁体线圈另一端的出气管路,汇流排的进气口连接有氮气瓶,汇流排的出气口与减压阀的进气口连通,减压阀的出气口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进气管路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一;所述出气管路上依次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二,出气管路的末端连接有流量计,流量计的出气口外连通有直管;所述温度传感器上连接有与其配合的数字万用表一;
包括有标准电阻,压力变送器一和压力变送器二通过数据采集线与标准电阻连接,标准电阻外依次连接有直流电源、数字万用表二和电脑。
所述的一种核聚变堆超导磁体线圈压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包括有进气管路前段和进气管路后段,进气管路前段的外径为6mm,内径为4mm,进气管路后段外径为25mm,内径为21mm;所述压力变送器一安装在进气管路后段。进气管路前段外径较小,便于在不同场合使用并与氮气瓶安装,进气管路后段使用外径为25mm,内径为21mm的管路,主要是便于与超导磁体线圈的一端管路使用swagelok卡套连接。
所述的一种核聚变堆超导磁体线圈压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磁体线圈与进气管路之间、超导磁体线圈与出气管路之间、出气管路与流量计之间以及流量计与直管之间均通过Swagelok卡套连接。采用Swagelok卡套连接安装方便,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69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板闸门的底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锡口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