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部编织有加强肋结构的电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6767.0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4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德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04;H01R13/56;H01R24/00;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部 编织 加强 结构 电缆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内部编织有加强肋结构的电缆组件,包括插口,数据芯,外皮,强化夹,电缆线,加固层和肋板;所述插口的底部通过胶合连接于加固层上,且数据芯的下端通过胶合连接于电缆线的末端;所述加固层通过胶合连接于电缆线的上端,且加固层的外侧加工有外皮;所述外皮的侧面通过胶合连接有强化夹;所述肋板的下端通过焊接连接于加固层的上表面上,且肋板的一侧通过焊接连接于插口的侧面,在外皮的折弯处内部安装有加固层,增强电缆组件折弯处的强度,防止折弯处出现应力集中而损坏,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比现有的电缆组件的内部增加了肋板,加固了插口的连接,内部加有加固层增强了电缆组件整体的强度和使用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组件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内部编织有加强肋结构的电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有技术的进步,通信交换机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同时其体积也越来越小,因此对射频电缆组件的传输性能和对应体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射频电缆组件在其连接部位的插损都比较大,进而影响了高频信号的传输质量,连接器与电缆的端接部位极易发生损伤甚至折断,所以难以方便应用。
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1120503309.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换机柜内射频信号传输的小体积电缆组件,其基本描述为:该装置包括两个端部电缆组件,两个端部电缆组件之间通过电缆线材相连。其中,端部电缆组件的末端均设有连接器,同时连接器上设有多个插针。
基于上述专利描述,可以看出,类似于这一专利中的电缆组件在使用时,有些场合的电缆组件连接线由于设备的背面空间有限,电缆组件无法折叠使用,导致连接器与电缆的端接部位极易发生损伤甚至折断,且插头与把手的连接不牢固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插头活动。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内部编织有加强肋结构的电缆组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内部编织有加强肋结构的电缆组件,以解决类似于这一专利中的电缆组件在使用时,有些场合的电缆组件连接线由于设备的背面空间有限,电缆组件无法折叠使用,导致连接器与电缆的端接部位极易发生损伤甚至折断,且插头与把手的连接不牢固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插头活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内部编织有加强肋结构的电缆组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内部编织有加强肋结构的电缆组件,包括插口,数据芯,外皮,强化夹,电缆线,加固层和肋板;所述插口的底部通过胶合连接于加固层上,且数据芯的下端通过胶合连接于电缆线的末端;所述加固层通过胶合连接于电缆线的上端,且加固层的外侧加工有外皮;所述外皮的侧面通过胶合连接有强化夹;所述肋板的下端通过焊接连接于加固层的上表面上,且肋板的一侧通过焊接连接于插口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肋板为三角形的薄板分七处环绕插口的外侧安装,且肋板的两直角面连接插口与加固层。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层为硬质合金钢制成,且加固层的底面开有半圆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皮的形状为L形,且外皮为一圆筒与方筒相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强化夹为硬质合金钢制成,且强化夹的表面加工有条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德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德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67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电机端盖和壳体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农药残留检测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