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外泌体采集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5851.0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0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余跃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惠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B01L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卢富华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外泌体 采集 试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外泌体采集试管,包括试管本体和漏斗,所述试管本体的上侧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中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环形凸台临近卡接槽的侧部中心对称设置有卡块,所述漏斗的下部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下部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内侧粘贴有硅胶套,所述插接部的下部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插接部插入卡接槽的内部且硅胶套的内壁与试管本体的外壁相贴。本实用新型简便的在试管的进液端增设可拆卸的漏斗,便于溶液的注入,进而方便对试管内进行多次清洗,同时,简便的实现拆卸和密封,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泌体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外泌体采集试管。
背景技术
外泌体是直径为30nm-150nm的小囊泡,是由活细胞选择性包装并释放,在人体的体液中,如血液、尿液以及脑脊液等,含量丰富,外泌体内含有不同种类的脂质、核酸以及蛋白等,这些物质可以被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从而发挥相应的生物学功能,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以及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外泌体的分析研究得到广泛的重视,外泌体的采集是外泌体分析研究的基础。
血液外泌体的作为经常分析的外泌体,现有的血液外泌体采集试管,其一般包括试管主体、用于吸附外泌体的采用肝素修饰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比表面积增大10倍以上的吸附结构,以及用于手部持握的环形外凸台,其采集过程是向试管内加入血液,摇动试管使得血液与吸附结构充分接触,倒出试管内液体,外泌体吸附在吸附结构上,然后利用磷酸盐缓冲液仔细多次清洗管壁,清洗完毕后向试管加入适量外泌体裂解和RNA提取试剂TRIOL或者加入肝素水解酶或者8摩尔/升氯化钠溶液解离外泌体进行蛋白分析;通过核酸沉降获得核酸物质,或者通过抗体结合分析蛋白成分和含量,使细胞中的蛋白,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即可获得外泌体。
但是,现有的采集试管在采集过程中,由于需要磷酸盐缓冲液仔细多次清洗管壁,需要不断的加入和倒出溶液,一般是通过漏斗实现注液过程,需要多次将漏斗的漏液部位插入试管的内侧,操作复杂,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泌体采集试管,简便的在试管的进液端增设可拆卸的漏斗,便于溶液的注入,进而方便对试管内进行多次清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外泌体采集试管,包括试管本体和漏斗,所述试管本体的上侧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中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环形凸台临近卡接槽的侧部中心对称设置有卡块,所述漏斗的下部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下部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内侧粘贴有硅胶套,所述插接部的下部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插接部插入卡接槽的内部且硅胶套的内壁与试管本体的外壁相贴。
优选的,所述试管本体的下部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试管本体的侧部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环形凸台的下部设置有凹凸花纹,所述环形凸台与试管本体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块呈条块状设置,所述卡块设置有至少三组。
优选的,所述插接部的内侧缺口部位的厚度与试管本体侧壁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硅胶套的厚度在1mm-1.5mm,所述硅胶套的内壁为光滑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漏斗的下部设置导流管,并在导流管的侧部设置插接部,将插接部和硅胶套插入卡接槽的内部,利用硅胶套本身具有的柔性,实现连接部位的密封,并起到固定作用,利用卡槽和卡块的配合,提高固定后的稳定性,简便的实现漏斗的安装,便于通过漏斗将溶液注入试管本体的内部,方便进行清洗,拔出插接部和硅胶套,即可实现拆卸,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惠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惠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5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