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高效冲孔感应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4698.X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7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峰;郭彬恒;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微能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21418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高效 冲孔 感应 加热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冲孔感应加热炉,包括主箱,主箱的前侧面开有工作口;主箱的一侧连接有副箱;主箱内部安装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均呈U型的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第四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位于第一加热管的U型槽内,第三加热管位于第四加热管的U型槽内,工作口位于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的U型槽内;第一加热管的一端向下弯折且穿过副箱并延伸至副箱的下方,第四加热管的另一端向下弯折且穿过副箱并延伸至副箱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加热区域集中,能集中对冲孔位置加热,加热效率高,同时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高效冲孔感应加热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感应炉使用4根加热管对需要冲孔的部位进行加热,加热管一般是U型管,采用的是上下各一层平铺的方式,此种方式的加热区域较宽,加热区域远大于冲孔部位,不能集中对冲孔位置加热,加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冲孔感应加热炉,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线圈感应加热,加热区域能集中对冲孔位置感应加热,加热效率高,同时节能减排。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高效冲孔感应加热炉,包括主箱,所述主箱的前侧面开有工作口;所述主箱的一侧连接有副箱;所述主箱内部安装有加热组件;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均呈U型的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第四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加热管的U型槽内,所述第三加热管位于所述第四加热管的U型槽内,所述工作口位于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U型槽内;
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一端向下弯折且穿过所述副箱并延伸至所述副箱的下方,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管的一端连接于A点,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加热管的一端连接于B点,所述第三加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加热管的一端连接于C点,所述第四加热管的另一端向下弯折且穿过所述副箱并延伸至所述副箱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第四加热管上均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主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栓上设有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第四加热管位于所述副箱下方的端部均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端部连接有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第四加热管上均安装有电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上设有一体成型的联结管。
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上设有拉环、测温孔。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口的外侧设有冷却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各2层包裹加热,加热区域比普通平排各1层加热区域小一倍,更有利于集中加热冲孔部位,同样功率下(相同加热管数),更有利于电能在有效加热区域的集中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作用,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热组件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前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局部前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局部俯视图;
图8是现有技术工作状态局部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微能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微能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46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