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浓度VOCs废气的回转式催化燃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64686.7 | 申请日: | 201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1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耿;朱颖颖;李信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蔡菡华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vocs 废气 回转 催化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浓度VOCs废气的回转式催化燃烧装置,特点是包括壳体、鼓风机和排气管,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惰性蓄热层、催化剂床层和第二惰性蓄热层,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左布风筒,壳体的右端设置有右布风筒,左布风筒和右布风筒均与壳体密封转动配合,左布风筒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左进气道、左排气道、左扫气进气道和左扫气排气道,右布风筒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右进气道、右排气道、右扫气进气道和右扫气排气道;优点是可对低浓度的VOCs废气实现周期性往复流动催化燃烧,实现了热能的回收利用,使得整个废气净化过程自维持运行,大大减少了对辅助能源的消耗;而且可避免出现尾气短路现象,避免二次污染,使得净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的净化处理,尤其涉及一种低浓度VOCs废气的回转式催化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表面涂装、印刷、印染、煤矿瓦斯气体、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排放等工业过程中均会产生和排放大量含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气,这类废气具有排风量大、可燃物浓度低、污染环境、有害人体健康的特点。对于这类有机废气的净化,传统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和冷凝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对有机废气中的VOCs进行富集和回收,但这些方法基本都存在处理效率低、易产生二次污染、受有机物种类限制的缺陷。而催化燃烧技术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将有机废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同时放出热量。在催化燃烧过程中需要将废气加热到催化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但是由于有机尾气中可燃的VOCs浓度低,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催化燃烧的进行,因此,需要消耗大量额外的能源,其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浓度VOCs废气的回转式催化燃烧装置,其通过废气的流向变换实现催化燃烧的自维持运行,大大降低了对辅助能源的消耗,且可避免VOCs尾气短路现象,使得净化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浓度VOCs废气的回转式催化燃烧装置,包括壳体、鼓风机和排气管,所述的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惰性蓄热层、催化剂床层和第二惰性蓄热层,所述的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左布风筒,所述的壳体的右端设置有右布风筒,所述的左布风筒和所述的右布风筒均与所述的壳体密封转动配合,所述的左布风筒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左进气道、左排气道、左扫气进气道和左扫气排气道,所述的右布风筒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右进气道、右排气道、右扫气进气道和右扫气排气道,所述的左进气道与所述的右排气道相对应,所述的右进气道与所述的左排气道相对应,所述的左扫气进气道与所述的右扫气排气道相对应,所述的右扫气进气道与所述的左扫气排气道相对应,分别形成各自相应的气流通道,所述的鼓风机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的左进气道、所述的右进气道、所述的排气管相连通,所述的鼓风机与所述的排气管之间设置有安全阀,所述的左排气道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的排气管、所述的右扫气进气道相连通,所述的右排气道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的排气管、所述的左扫气进气道相连通,所述的左扫气排气道、所述的右扫气排气道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的排气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化剂床层为金属板状催化剂或整体的蜂窝式催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的隔板相对应的催化剂分隔板,将所述的催化剂床层所在的区域分割成四个分区,每个所述的分区内装填有颗粒状催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惰性蓄热层和所述的第二惰性蓄热层均为整体式的蜂窝状陶瓷。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的隔板相对应的蓄热分隔板,将所述的第一惰性蓄热层和所述的第二惰性蓄热层所在的区域均分割成四个分区,每个所述的分区内装填有颗粒状陶瓷。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的两端同轴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转轴穿过其对应端的左布风筒或右布风筒,其中一端的转轴与转动驱动机构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的壳体旋转,所述的左布风筒和所述的右布风筒固定不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4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缓冲合页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润滑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