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拱顶监测点埋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1634.4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8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仁;石勇;王俊民;胡寻收;孙亮;李涛;樊路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大建科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拱顶 监测 埋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拱顶监测点埋设装置,提供一种新的类气动固定与手动调节垂向高度的新型埋设结构,以提高一次性固定悬垂的准确率、以及实现灵活地调节垂向高度,达到适用性强、避免埋设装置被空置与浪费、降低拱顶沉降监测周期和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的设计目的。埋设装置包括有用于悬挂反光片贴板的顶板。枪钉贯穿连接于顶板,在枪钉底端固定有火药筒;在顶板底部通过固定螺栓垂向连接节扣组件,在节扣组件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反光片贴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铁隧道拱顶竖向位移监测点的新型埋设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铁路、公路、轨道交通隧道建设中,拱顶沉降监测是必不可少的,这保障了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安全。
由于施工过程中的需要,监测点布设的具体位置各有不同,因此对监测点埋设装置提出可不同的要求。隧道施工断面的面积大小和形状不尽相同,拱顶沉降的测点预埋位置取决于现场监测要求。
现有隧道拱顶沉降监测点仍需通过人工手动地固定反光片,埋设过程中需要反复多次调整位置、或是重新定位埋设,费时费力。这不仅造成了材料空置与浪费,而且常常出现因人员监测工作影响现场施工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拱顶监测点埋设装置,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的类气动固定与手动调节垂向高度的新型埋设结构,以提高一次性固定悬垂的准确率、以及实现灵活地调节垂向高度,达到适用性强、避免埋设装置被空置与浪费、降低拱顶沉降监测周期和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的设计目的。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隧道拱顶监测点埋设装置,包括有用于悬挂反光片贴板的顶板。
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枪钉贯穿连接于顶板,在枪钉底端固定有火药筒;
在顶板底部通过固定螺栓垂向连接节扣组件,在节扣组件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反光片贴板。
如上述设计构思,本申请拱顶监测点埋设装置采取半自动埋设方式,在火药爆炸时产生向上推力的作用下,带动顶板的枪钉沿垂向钉入隧道拱顶中,顶板可被一次性地固定于隧道拱顶任意处,方便后续监测反光片地悬挂,这一固定过程省时省力、准确度较高,亦可适应隧道施工现场的不同工况、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以节扣组件悬挂反光片贴板,既可提高垂向高度调节的灵活性、又实现埋设装置的重复使用、避免埋设装置被空置与浪费、材料成本得以降低。
为进一步地提高垂向高度调节的简捷与适用性,所述的节扣组件具有数个可拆装的中间节扣,中间节扣具有连接垂向邻接件的水平穿槽。
在节扣组件中,首节扣的顶部向上与顶板连接,其底端与邻近的中间节扣通过螺栓穿入水平穿槽而相互连接;尾节扣的顶部向上通过螺栓穿入水平穿槽而与邻近的中间节扣连接,其底端通过螺栓直接连接反光片贴板;中间节扣之间则均通过螺栓穿入水平穿槽而相互连接。
当需调节反光片贴板的垂向高度时,仅需增加或减少中间节扣的数量即可实现,具体地则是将螺栓从水平穿槽中取出或是重新穿设其中、并加以螺母紧固。
在顶板顶部设置有容纳顶板固定螺栓的凹槽,即在固定顶板时,不影响顶板与隧道拱顶完全地接触,提高顶板固定的稳定性。
如上所述,本申请隧道拱顶监测点埋设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1、埋设装置操作灵活、可调节性强,适用于拱顶竖向位移的监测施工作业要求,能够解决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监测点埋设。
2、结构简单易行,有效地降低了作业难度,省时省力。
3、一次性固定悬垂准确率较高,能够避免埋设装置被空置与浪费,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大建科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大建科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1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