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SBR工艺中的全地埋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1612.8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5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超;茹岩坤;陈瑞瑞;牛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威德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罗晓鹏 |
地址: | 201599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sbr 工艺 中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SBR工艺中的全地埋罐,属于一种地埋罐,包括有罐体,罐体内设有SBR反应池、搅拌机构和曝气装置,通过进水管向SBR反应池中加入污水,搅拌机构和曝气装置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污泥输出管将空腔底部的污泥排出罐体,有效加快了SBR反应池的污水处理速度;另外,采用全地埋式设计,占地面积小,地表面积可重复二次利用;该装置结构牢固,不易泄露;抗老化,耐腐蚀,不易受周围环境和水质的影响,经久耐用,大大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罐,特别涉及一种用于SBR工艺中的全地埋罐。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处理池主要是混凝土浇筑的方形反应池,其施工周期长,墙体容易被腐蚀,存在易渗漏并污染地下水的潜在危险,长期使用下来,难以维护及维修,造价成本高,且培养污泥细菌的速度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SBR工艺中的全地埋罐,通过在罐体内设置SBR反应池以及搅拌机构和曝气装置,加入污水后,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污水处理。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SBR工艺中的全地埋罐,设有一罐体,所述罐体包括有一平置的底板、四周的侧壁以及一顶板,所述顶板设有至少两个罐口,所述罐口设有井筒,所述井筒顶端设有顶盖,其中一个井筒的侧壁设有侧开口用以安装管道;
所述底板、侧壁以及所述顶板围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SBR反应池,所述空腔内还设有
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通过上述侧开口连通于所述空腔的下端,用于将待处理污水直接排入到罐体的下端;
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上述侧开口连通一出水泵,所述出水泵位于所述空腔的中上端,用以排出处理后的清水;
一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一端连通有鼓风机,另一端通过上述侧开口连通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位于所述空腔的底部,给空腔底部的污泥进行充分的曝气,以给污泥细菌提供所需的有氧环境;
一污泥输出管,所述污泥输出管通过上述侧开口连通有污泥输出泵,所述污泥输出泵位于所述空腔的底部,用以将空腔底部的污泥排出罐体;
一搅拌管道,所述搅拌管道通过上述侧开口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空腔的底部,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污水。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侧壁以及所述顶板一体成型,以增加整体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还设有一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有若干个靠近所述空腔内壁的支架,对罐体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侧开口内设有马鞍支座,用以支撑和保护进水管、出水管、曝气管、污泥输出管和搅拌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竖向的加强筋,构成加强结构,使得罐体能够承受较大的静液压力;同时罐体埋于地下,可对外部的污泥和/或砂土覆盖产生反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为聚乙烯材质,抗老化、防腐蚀、高密度,经久耐用。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无阻塞旋涡叶轮泵和分流管路,分流管路遍布空腔底部,可对整个空腔的底部污水进行充分的搅拌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威德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威德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1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微生物群落检测用磷脂脂肪酸提取罐
- 下一篇:隧道拱顶监测点埋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