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乡镇用移动式污水处理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1165.6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5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克岷;韩玉清;明永成;王子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双流至成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兴雯 |
地址: | 61020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乡镇 移动式 污水处理 | ||
一种乡镇用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包括处理箱体,处理箱体的顶部设成阳光顶棚,前侧面设有大门、后侧面设有通风口,处理箱体内的内底面上装配有加药间、厌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反应沉淀池,加药间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药液的隔间,分别对应与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反应沉淀池的输入端连通;厌氧池的输入端能连通待净化的污水,输出端分别对应与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连通;第一好氧池的第一输出端、第二好氧池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厌氧池的输入端连通,第一好氧池的第二输出端、第二好氧池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反应沉淀池的输入端连通,反应沉淀池的第一输出端能够排出净化后的污水,第二输出端通过排泥泵排出沉淀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乡镇用移动式污水处理站。
背景技术
从污染源排出的污(废)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适应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时,必需经过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污水处理厂,又称污水处理站。
随着国家和民众对环境质量整体提升诉求的日渐强烈,以及“水十条”等一系列政策的加持,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也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大发展。而乡镇农村污水处理是水污染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很多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设施落后,现场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现场,在提标改造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部分依山而建或者沿河而建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大规模的施工动土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移动搬运的、乡镇用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它能够通过一个污水处理站解决一片地区的污水轮流处理,大幅降低处理成本,省事省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乡镇用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包括处理箱体,该处理箱体的顶部设置成以玻璃材料制成的阳光顶棚,前侧面设置有大门、后侧面设置有通风口,该处理箱体内的内底面上装配并坐落有加药间、厌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反应沉淀池, 所述加药间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药液的隔间,通过控制阀、提升泵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好氧池、所述第二好氧池、所述反应沉淀池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厌氧池的输入端能够连通待净化的污水,输出端通过三通控制阀、提升泵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好氧池、所述第二好氧池连通;所述第一好氧池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好氧池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控制阀、回流泵分别与所述厌氧池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好氧池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好氧池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控制阀、提升泵分别与所述反应沉淀池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反应沉淀池的第一输出端能够排出净化后的污水,第二输出端通过排泥泵排出沉淀物。
所述加药间为三个隔间,三个隔间分别对应装有碳源、除磷药剂、絮凝剂,用药时,所述碳源能够导入到所述好氧池内,所述除磷药剂和絮凝剂能够导入到所述反应沉淀池。
所述厌氧池上设置有进水槽,待净化的污水、所述第一好氧池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好氧池的第一输出端分别对应与所述进水槽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设置有回旋式鼓风机。
所述反应沉淀池包括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相互连通的反应区和斜管沉淀区,所述第一好氧池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好氧池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反应沉淀池的反应区连通,反应沉淀池的反应区与所述反应沉淀池的斜管沉淀区连通,该反应沉淀池的斜管沉淀区排出净化后的污水,并聚积沉积物;用药时,所述除磷药剂和絮凝剂能够导入到所述反应沉淀池的反应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双流至成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双流至成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1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