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板防划伤的新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0561.7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6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通;周锋芝;吴首刚;朱鑫升;李士威;徐志伟;顾明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马千会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划伤 新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防划伤的新型模具,一种钢板防划伤的新型模具,包括下模本体和设置在下模本体上的退料板,退料板通过弹簧与下模本体连接,下模本体的上端面还设置有钢珠,钢珠的顶端高度略高于退料板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板防划伤的新型模具,使得冷轧钢板在冲压过程中不容易划伤,避免了划痕,保证了冷轧钢板的冲压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防划伤的新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钣金加工行业,成型模具正在被广泛应用,但成型模具(例如凸台、桥型模等带有凸起形状的模具)在冲床上加工过程中,钢板与成型模具之间摩擦带来的划伤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当钢板被冲压下去时,钢板的底面与下模的棱边产生极大的摩擦力,容易划伤钢板的下表面,钢板划伤问题严重影响了钣金产品加工质量及产品外观,影响到冲压产品的品质,甚至冷轧钢板划伤后在进行喷塑处理,都掩盖不了在加工过程中的划痕。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防划伤的新型模具,解决了冷轧钢板在冲压过程中容易划伤的技术问题,避免了划痕,保证了冷轧钢板的冲压品质。
一种钢板防划伤的新型模具,包括下模本体和设置在所述下模本体上的退料板,所述退料板通过弹簧与所述下模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本体的上端面还设置有钢珠,所述钢珠的顶端高度略高于所述退料板的上端面。
所述钢珠嵌入在套圈内,所述套圈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本体的上端面;
所述套圈和所述钢珠设置在所述下模本体的刃口周围。
所述套圈和所述钢珠布满在所述下模本体的上端面。
所述套圈为磁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将钢珠通过套圈嵌入模具本体上,即可节省机床上的工位,又可以防止成型模具划伤钢板,解决了钣金冲切行业的顽疾,且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性价比高;
(2)提升了钣金件产品的外观档次,表面不会在有划痕;
(3)套圈为磁性材料,也保证了钢板在冲压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微弱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珠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钢珠;2、退料板;3、弹簧;4、钢板划伤处;5、下模本体;6、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带钢珠的新型模具,包括下模本体5和设置在下模本体5上的退料板2,退料板2通过弹簧3与下模本体5连接,其特征在于,下模本体5的上端面还设置有钢珠1,钢珠1的顶端高度略高于退料板2的上端面。
冲床在冲切板材时,板材在接触到比较高的下模本体5的边缘时,会出现钢板划伤处4,本实用新型在下模本体5上增加了钢珠1,在板材移动过程中,接触下模时,下模的钢珠1高度比下模退料板2高,就会将板材抬高,避免了板材和下模退料板2倒角的接触,也就避免了板材划伤。
钢珠1嵌入在套圈内,套圈固定设置在下模本体5的上端面;
套圈和钢珠1设置在下模本体5的刃口周围。
本实用新型中套圈的结构可以参考轴承中的套圈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套圈和钢珠1布满在下模本体5的上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05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轴高速多级多出口水泵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生产加工用冲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