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帽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9575.7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0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厚富;黄乾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G08B21/18;G08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温帽,帽体为多层结构,通过第二吸热层和第一吸热层设置不同吸热元件,对佩戴者头部进行降温,该低温帽体积小巧轻便,便于携带,适于户外急救作业。当第一吸热元件为相变材料、第二吸热元件为混合后发生吸热反应的物料时,利用吸热反应使相变材料发生相变,然后再利用相变材料的逆相变过程对佩戴者头部进行降温,由于相变材料的潜热非常大,且其在相变过程中,温度不发生变化,所以此降温过程可持续长时间长、降温过程稳定,极大降低了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低温帽在室温条件保存即可,无需单独的保存设备,使用时只消耗第二吸热层,更换第二吸热层后可重复利用,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帽。
背景技术
部分外伤、疾病如颅脑受外力损伤、患脑血管疾病等,临床上患者常常表现为高热,而高热致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而引发颅内压增高,加重对脑细胞的损害,从而加速各个器官的衰竭。对头部进行局部降温,可有效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控制颅内压,促进脑损伤病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当前,医院普遍使用的各种降温仪器有单帽、单毯、一毯一帽等各种形式,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如采用二次制冷技术(压缩机制冷和半导体器件制冷),具有制冷量大、降温速度快、控温精确、平稳、连续工作时间长等功能优点;但采用二次制冷技术技术,设备一般都会由一个系统主机用来提供冷源及控制部分,因此设备通常比较大,携带不便,在诊室、病房及手术室等地使用尚可,不便于用于户外携带和使用。或者采用直接装入冰晶的方式,体积小,携带方便;但采用直接将冰晶装入帽体的方式,由于现有常规冰晶热容量较低,不能长时间保持治疗效果,而且冰晶必须事先保存在冰箱等低温设备中,使用不便。
因此,采用二次制冷技术以及直接放入冰晶方式的头部降温设备均不适用于户外急救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低温帽,解决了现有头部降温设备体积大携带不便或者不能长期保持治疗效果的,不适于户外急救作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帽,其包括具有多层结构的帽体,所述帽体包括:
第一吸热层,其具有结构框架及填充在所述结构框架内的第一吸热元件;以及
第二吸热层,其包括隔离部和第二吸热元件,所述隔离部用于约束所述第二吸热元件进行吸热;所述第二吸热层与所述第一吸热层的一侧紧密接触;
其中,第一吸热元件和第二吸热元件不同。
优选地,还包括:
佩戴层,其构造成适于与佩戴者头部紧密接触的结构,所述佩戴层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吸热层紧密接触,另一侧在使用时与佩戴者头部紧密接触;以及
外壳层,其覆盖所述第二吸热层并设置在所述帽体的最外侧;所述外壳层上设置有可以从所述帽体的外侧打开和关闭的盖体。
优选地,还包括:
测温装置,其用于检测佩戴者头部体表温度;以及
报警模块,其与所述测温装置相连,当所述测温装置测得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
优选地,所述测温装置的测温触点设置在佩戴层上与佩戴者头部紧密接触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热层的结构框架与所述佩戴层的表面围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第一吸热元件填充在所述密闭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热元件为相变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二吸热元件为相互隔离的多种物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热层与所述佩戴层之间具有锯齿状结合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9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钢管涂刷夹具
- 下一篇:一种静音降噪式伺服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