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耐磨挖泥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8775.0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1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李开兵;杭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3/00 | 分类号: | F16M3/00;F16F15/04;B66F7/08;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耐磨 挖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耐磨挖泥泵,包括移动框、缓冲框、升降装置和挖泥泵本体,所述移动框内滑动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固定有移动轮,所述移动框上套设有缓冲框,缓冲框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固定有挖泥泵本体,所述地底板的上端面通过第一伸缩杆与移动框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上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移动框的背面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框的正面内壁上固定有导向板,导向板内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一侧面开设有通槽,另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对称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转轴,转轴穿过通槽的一端活动设置有滚珠,滚珠卡接在滑槽内,所述转转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耐磨挖泥泵,属于挖泥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挖泥泵中大部分挖泥泵都属于比较大的重型机械,然而随着不同使用功能的扩展,越来越多的高效耐磨的小型挖泥泵的出现也涌现出许多个小问题,现有的高效耐磨小型挖泥泵虽然效率高耐磨损,但是位置是随着工程需要移动的,因此就涉及导频繁移动的情况,往往也是需要大型吊装机械来移动泵体,当需要不同高度的小型挖泥泵工作时,往往也是需要大型吊装机械来移动泵体,相对增加了成本,且挖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机器难免产生振动,长期使用中,难免影响挖泥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耐磨挖泥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耐磨挖泥泵包括移动框、缓冲框、升降装置和挖泥泵本体,所述移动框内滑动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固定有移动轮,所述移动框上套设有缓冲框,缓冲框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固定有挖泥泵本体,所述地底板的上端面通过第一伸缩杆与移动框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上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移动框的背面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框的正面内壁上固定有导向板,导向板内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一侧面开设有通槽,另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对称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转轴,转轴穿过通槽的一端活动设置有滚珠,滚珠卡接在滑槽内,所述转转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转轴上位于驱动齿轮的两侧套设有轴套,所述移动框的内侧顶部固定有齿轮板,驱动齿轮与齿轮板啮合,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对称的转动块,转动块通过传动杆与轴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框的内侧顶部以及移动框的外侧顶部均固定有相互对称的第一衔接块,第一衔接块通过联动轴与第二衔接块转动连接,第二衔接块通过第二伸缩杆与缓冲框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缓冲框上设置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气缸、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连接杆和承重板,所述缓冲框的外侧顶部和承重板的底部开设有相互平行的衔接槽,所述衔接槽内分别滑动设置有对称的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通过连接杆与第二移动块转动连接,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第一移动块之间通过加强杆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推动杆,推动杆与加强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耐磨挖泥泵,通过设置有升降装置可以自由调节挖泥泵的工作高度便于进行不同高度的挖泥作业。
本使用新型设置有第一衔接块、第二衔接块、第二伸缩杆和缓冲弹簧相互配合的作用下,便于对工作中挖泥泵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避免挖泥泵因长期震动而影响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移动轮、导向板、正反转电机和齿轮板相互配合的作用下,便于移动该挖泥泵同时便于固定该挖泥泵,保证其工作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设置携带方便,安全性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向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8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排水的玻璃幕墙结构
- 下一篇:取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