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分可控式盆栽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58246.0 | 申请日: | 201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5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李启林 |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分 可控 盆栽 实验 装置 | ||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分可控式盆栽实验装置,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内侧安装有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且盆体底部安装有托盘,所述盆体内壁开有环形蓄水区域,且环形蓄水区域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环形蓄水区域内部一侧设有水通道,所述水通道呈环形分布在盆体四周内壁,所述水通道靠近盆体内腔一侧均设有隔水组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控盆体内部盆栽的水分情况,外部电磁阀控制进水管道从进水口给盆栽进行浇水,通过环形蓄水区域对盆栽进行蓄水处理,当环形蓄水区域水压过大,带动隔板转动,继而对盆栽内部进行浇水处理,环形蓄水区域内部水量较少或者水压过小,隔板转动至水通道处,对水通道进行隔水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分可控式盆栽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盆栽实验是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实验手段,是将生长介质置于花盆中在温室、网室或人工气候箱等设施中在人工模拟、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植物栽培试验,多用于植物营养、土壤养分等机理性研究及探索性研究。由于能严格控制水分、养分、甚至温度、光照等条件,因而有利于精密测定试验因素的效应。
在盆栽试验的过程中,盆栽植物通常存在浇水过多淹涝,或浇水过少干旱缺水,导致盆栽植物根系腐烂或根系干枯死亡。现有的对盆栽进行浇水处理一般为认为对其进行浇水处理,其无法控制盆栽的水分和浇水量的大小,由于过旱或过涝而导致盆栽植物的干枯死亡,继而严重影响了实验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分可控式盆栽实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分可控式盆栽实验装置,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内侧安装有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且盆体底部安装有托盘,所述盆体内壁开有环形蓄水区域,且环形蓄水区域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环形蓄水区域内部一侧设有水通道,所述水通道呈环形分布在盆体四周内壁,所述水通道靠近盆体内腔一侧均设有隔水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环形蓄水区域多级分布,且环形蓄水区域每级均设有水通道,所述水通道沿盆体垂直方向等距离设有多个,且水通道靠近环形蓄水区域一侧设有倾斜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隔水组件包括支撑座、隔板和筛网,所述筛网位于盆体内壁,且与盆体内壁形成蓄水槽,所述支撑座位于蓄水槽内,且支撑座与盆体的内壁固定,所述隔板通过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盆体底部内壁开有多个通孔,且多个通孔呈环形分布在盆体底部内壁,所述托盘内部安装有吸光板,且吸光板位于通孔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环形蓄水区域底部一侧连通有观察管道,且观察管道外侧刻有刻度值,所述盆体一侧外部安装有挂钩,且观察管道顶部与挂钩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筛网孔径大小为1mm~2mn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分可控式盆栽实验装置,通过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控盆体内部盆栽的水分情况,外部电磁阀控制进水管道从进水口给盆栽进行浇水,通过环形蓄水区域对盆栽进行蓄水处理,当环形蓄水区域水压过大,带动隔板转动,继而对盆栽内部进行浇水处理,环形蓄水区域内部水量较少或者水压过小,隔板转动至水通道处,对水通道进行隔水处理。通过观察管道的设置,更加直观的反映出环形蓄水区域的水量情况,通孔的设置,可对盆栽进行透气和出水处理,有利于盆栽更好的生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民族大学,未经贵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8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蛋白胨过滤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进料泵废油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