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催化杀菌净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7220.4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7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靳艳涛;齐晓娜;孙学硕;张军;庞淑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 杀菌 净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催化杀菌净水装置,属于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光催化杀菌净水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管依次连通的净水器、光催化杀菌器和水龙头,净水器与外置的水源连通,净水器与光催化杀菌器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流量计与控制器连通。光催化杀菌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TiO2光催化层,壳体的内部固定有紫外灯管,紫外灯管与控制器连接。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顶部设置有顶盖,底座及顶盖均与壳体密封固定连接。底座上设置有进水口,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催化杀菌净水装置,能够解决净水装置易造成二次污染、杀菌效果差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催化杀菌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净水技术飞速发展,家用净水技术大致细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等,不管以何种技术进行水质的净化,都会面临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二次污染问题。
家用末端机在以物理方法过滤水中的各种杂质、重金属、微生物,甚至细菌病毒,截留下来的这类物质会附着在各级滤芯表面及内部,尤其是有害微生物,长时间会产生裂变式繁殖,或者从出水龙头反向滋生微生物,使净水器变成名副其实的“脏水器”。目前使用的处理二次污染有臭氧杀菌和紫外杀菌,臭氧杀菌存在加入量不稳定,有药剂过量产生的二次危害,并且产生的许多消毒副产物都具有致癌性,对部分病毒或细菌无灭杀效果。紫外线杀菌技术不但存在细菌的光复活现象,而且对部分病毒和细菌无灭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催化杀菌净水装置,解决净水装置易造成二次污染、杀菌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催化杀菌净水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管依次连通的净水器、光催化杀菌器和水龙头,净水器与外置的水源连通,净水器与光催化杀菌器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流量计与控制器连通;
光催化杀菌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TiO2光催化层,壳体的内部固定有紫外灯管,紫外灯管与控制器连接,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底座及顶盖均与壳体密封固定连接,底座上设置有进水口,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净水器和水龙头连通,紫外灯管通过导线与镇流器连通,镇流器与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紫外灯管的上方设置有灯座,紫外灯管固定在灯座上,顶盖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灯座上设置有与安装槽上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安装槽的中部设置有使紫外灯管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紫外灯管的外部罩设有玻璃套管,玻璃套管的顶端固定在灯座上。
优选的,所述紫外灯管的波长为254nm或365n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催化杀菌净水装置在净水器与水龙头之间设置光催化杀菌器,光催化杀菌器的外壳内设置有紫外灯管,外壳的内部上设置有二氧化钛涂层,二氧化钛在紫外光的辐照激发下,能够在表面产生活性氧和羟基自由基等具有高氧化能力的物质,将水中的病毒、细菌、有机物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不产生废水,也不产生二次污染,杀菌效果好。紫外灯管与流量计联动,能耗低,紫外灯管的使用寿命长。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催化杀菌净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催化杀菌净水装置实施例的光催化杀菌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净水器;2、流量计;3、壳体;4、玻璃套管;5、紫外灯管;6、灯座;7、镇流器;8、水龙头;9、底座;10、顶盖;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安装槽;14、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7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