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防烫灸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6961.0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5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华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海宏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4 | 代理人: | 罗霞 |
地址: | 42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防烫灸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防烫灸罐,包括把手部分和药灸部分,其把手部分与药灸部分之间设置有金属连接部分将两者可拆卸的组装成一体;所述的药灸部分、金属连接部分和把手部分的中部由下至上设有贯通的灸烟空气流动腔,且药灸部分和金属连接部分的灸烟空气流动腔为等径的大口径腔体,把手部分的灸烟空气流动腔为小口径腔体,所述药灸部分的壁上开有与灸烟空气流动腔相通的通气孔,所述药灸部分内设置有网格药兜;所述的把手部分和金属连接部分的外部套设有隔热防护套,所述的药灸部分的外壁套装有隔热圈。本实用新型为简易型手持灸罐,结构简单,生产和使用成本低,操作便捷,施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生理疗工具,特别指一种手持防烫灸罐。
背景技术
手持灸罐弥补了传统灸疗点对点的灸面过小的技术缺陷,把砭、刮、烫、熨、灸、按、拿多种技术手段融合于一体,极大地改善了灸疗的体感舒适度和肌体受灸界面的扩大,而极大地增强了灸疗的效果。现有手持灸罐大多由把手部分和带药灸炉膛的药灸部分组成,把手部分一般采用木质材料,药灸部分采用陶瓷或其它有理疗效果的石材比如砭石。由于木质材料硬度不够,而石材脆度较高,组装使用过程中结合部不够牢固,易出现松动,以及溢烟溢热问题。而且由于药灸炉膛药灸燃烧时温度直接传递到灸罐外部,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施术者烫手,以及受术者容易被灸罐尤其是结合部烫伤皮肤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炉膛药灸燃烧过快或不够充分等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手持防烫灸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把手部分和药灸部分的灸罐,其把手部分与药灸部分之间设置有金属连接部分将两者可拆卸的组装成一体;所述的药灸部分、金属连接部分和把手部分的中部由下至上设有贯通的灸烟空气流动腔,且药灸部分和金属连接部分的灸烟空气流动腔为等径的大口径腔体,把手部分的灸烟空气流动腔为小口径腔体,所述药灸部分的壁上开有与灸烟空气流动腔相通的通气孔,所述药灸部分内设置有网格药兜;所述的把手部分和金属连接部分的外部套设有隔热防护套,所述的药灸部分的外壁套装有隔热圈。
优选的,所述的隔热防护套的形状和大小与把手部分和金属连接部分的外部大小相适应,且隔热防护套对应灸烟空气流动腔上部通气口的位置开有通气孔。隔热防护套既可保护施术者和受术者不会被烫伤,而且也可增大施术者握罐部位利于施灸,也可对灸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密封作用,避免污染和损伤。
优选的,所述的通气孔开设在药灸部分的上部,所述的隔热圈套装在药灸部分的下部。这样既可避免灸疗时离人体最近的药灸部分烫伤受术者,又不会影响空气从通气孔中循环。
优选的,所述的隔热圈外壁为锯齿面或者波纹面。可利于移动隔热圈的位置,也可增加隔热圈的面积更好的起到隔热防护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金属连接部分与把手部分或药灸部分为螺纹连接,或者螺钉连接,或者插接,或者卡接,或者扣接。任何适用于金属与木材或石材的现有可拆卸连接方式均可,这样可快捷的对灸罐进行组装或者更换。
优选的,所述的网格药兜可拆卸的设置在药灸部分的灸烟空气流动腔内上部。比如采用在腔内设置挂钩的方式将网格药兜挂扣在腔内;也可采用在腔内设置卡槽,将网格药兜的顶部卡装于槽内;以及可将网格药兜安装于腔内装载药灸的现有可拆卸结构均可,便于清洗和更换药兜,确保灸烟的燃烧和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华,未经黄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6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协助袋体分离装置
- 下一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人脑电波组网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