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空翻训练辅助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54770.0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思乐 |
| 主分类号: | A63B26/00 | 分类号: | A63B26/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龚存云 |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翻 训练 辅助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空翻训练辅助器具,包括左右两组对称的安装底板、左右两组对称的H形安装板、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和防护背心。通过设置防护背心与第二转动机构的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转动机构以防护背心前后两面固定设有两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与第二转动机构之间通过保险绳固定连接,能够在意外发生时利用保险绳对防护背心产生一个提拉力,避免防护背心继续向下移动,此时也就避免了将防护背心套于身上的身体继续向下掉落,解决了头部容易意外着地的情况,无需教练人员一对一进行安全保护,大大提高了教练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辅助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空翻训练辅助器具。
背景技术
在体操、戏曲、午蹈、武术、杂技的技功中,侧空翻动作都是表演比赛中常用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而随着体育事业和演绎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少家长从小就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练一旁进行辅助,护住其腰部使其在初学时,翻转过程中不会产生身体头部向下着地的情况,但是需要一对一的对每一个初学者进行辅助,降低了教练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大了教练员的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空翻训练辅助器具,目的在于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空翻训练辅助器具,包括左右两组对称的安装底板、左右两组对称的H形安装板、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和防护背心;
所述左右两组对称的安装底板之间通过橡胶垫固定连接,所述H形安装板的下端固设有C形滑动板,所述H形安装板的下端通过C形滑动板与安装底板表面滑动连接,所述C形滑动板与安装底板的表面均开设有限位螺纹孔,限位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H形安装板的水平横杆表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与T形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防护背心与第二转动机构的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转动机构以防护背心前后两面固定设有两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与第二转动机构之间通过保险绳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均包括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和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盘的表面与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盘的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转动盘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转动盘的表面与T形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H形安装板为金属材质。
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表面开设的限位螺纹孔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螺纹孔的间距相等。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位于防护背心的上下对称中心线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盘的直径大于第二转动盘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防护背心与第二转动机构的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转动机构以防护背心前后两面固定设有两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与第二转动机构之间通过保险绳固定连接,能够在意外发生时利用保险绳对防护背心产生一个提拉力,避免防护背心继续向下移动,此时也就避免了将防护背心套于身上的身体继续向下掉落,解决了头部容易意外着地的情况,无需教练人员一对一进行安全保护,大大提高了教练人员的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H形安装板的下端固设有C形滑动板,所述H形安装板的下端通过C形滑动板与安装底板表面滑动连接,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左右两组对称的H形安装板之间的间距,使得保险绳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连接的防护背心与橡胶垫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适用于不同身高的训练人员使用,提升了器具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思乐,未经王思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4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