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3886.2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5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涂艳平;徐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艳平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4354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临床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所述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包括套管、固定机构和滑动柱,所述套管的侧壁开设有滑动腔,所述套管内安装有滑动柱,且滑动柱内开设有固定腔,两个规格相同的所述固定机构分别安装在固定腔的两侧,且滑动柱通过固定机构固定穿刺针,所述滑动柱上安装有推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座、固定板和弹簧,所述转动座,固定板和弹簧,所述转动座固定安装在固定腔内底壁的一侧,且转动座上安装有转动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转动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若干根规格相同的弹簧与固定腔的内侧壁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具有便于更换穿刺针且稳定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
现有针灸时用的穿刺针装置结构简单,刺入不牢固,稳定性不强,并且不易更换穿刺针,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便于更换穿刺针且稳定性强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侧壁开设有滑动腔,所述套管内安装有滑动柱,且滑动柱内开设有固定腔;固定机构,两个规格相同的所述固定机构分别安装在固定腔的两侧,且滑动柱通过固定机构固定穿刺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座、固定板和弹簧,所述转动座,固定板和弹簧,所述转动座固定安装在固定腔内底壁的一侧,且转动座上安装有转动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转动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若干根规格相同的弹簧与固定腔的内侧壁弹性连接;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上安装有推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滑动柱的两侧壁均开设有水平设置的螺纹通孔,且两个螺纹通孔中均插设有螺纹连接的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连接片和开口套环,所述连接片固定安装在滑动柱的侧壁上并穿过滑动腔延伸出套管外,所述连接片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开口套环,且开口套环套设在套管的外侧壁并与套管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滑动腔一侧的套管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穿刺针的针顶部分延伸至固定腔内,且穿刺针针顶部分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固定板的内侧壁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侧壁设有弧槽。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通过固定机构便于医护人员更换穿刺针,使用时通过手持套管并将吸盘紧密贴合在患者需要刺穿的位置,提高穿刺针在患者穿刺部位的稳定性,滑动开口套环使得滑动柱推动夹持的穿刺针刺入患者体内,套管侧壁上设有的刻度线a方便医护人员了解穿刺针的穿刺深度,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艳平,未经涂艳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3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临床用下胫骨融合板
- 下一篇:一种裆部透气的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