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53873.5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8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封舟念;杨安敏;李梅;杨翠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封舟念 |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 地址: | 553537 贵州省六盘水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术后 下肢 康复 护理 装置 | ||
1.一种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板(1);
支撑移动机构(2),所述支撑移动机构(2)连接于座椅板(1),支撑移动机构(2)包括垫块(21)、支撑框(22)、第一丝杆(23)、第一滑块(25)、第一齿轮(26)、第一电机(27)、曲形支撑杆(28)、万向轮(29)和第二齿轮(2a),座椅板(1)底部侧面连接有四个矩形设置的垫块(21),垫块(21)的底部面转动连接第一丝杆(23),垫块(21)的下方均设有支撑框(22),第一丝杆(23)的下端贯穿支撑框(22)的顶部并且与支撑框(22)的内底部转动连接,座椅板(1)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27),第一电机(27)输出端连接第一齿轮(26),第一丝杆(23)上安装有与第一齿轮(26)啮合的第二齿轮(2a),支撑框(22)的底部连接万向轮(29),支撑框(22)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一滑块(25),第一滑块(25)的内部设有与第一丝杆(23)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支撑框(22)的两侧壁均设有空槽(24),第一滑块(25)的两侧壁分别连接曲形支撑杆(28);
角度调节机构(3),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连接于座椅板(1);
下肢锻炼机构(4),所述下肢锻炼机构(4)连接于角度调节机构(3);
位移调节机构(5),所述位移调节机构(5)连接于下肢锻炼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锻炼机构(4)包括长条板(41)、Z形旋转杆(42)、踏板(43)和支撑板(44),长条板(41)位于其座椅板(1)前侧壁处,长条板(41)倾斜设置并且顶部倾斜侧面安装有支撑板(44),支撑板(44)的内部转动连接Z形旋转杆(42),Z形旋转杆(42)两端分别连接踏板(4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L形板(31)、夹板(32)、液压缸(33)、销轴(34)、旋转轴(35)和连接板(36),L形板(31)的竖直侧壁与座椅板(1)的底部连接,L形板(31)的水平侧面和长条板(41)下倾斜侧面均连接夹板(32),液压缸(33)的底部和输出端分别通过销轴(34)与相邻的夹板(32)转动连接,长条板(41)上倾斜侧壁连接两个连接板(36),两个连接板(36)通过旋转轴(35)与座椅板(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调节机构(5)包括第二丝杆(52)、第二滑块(53)和第二电机(54),长条板(41)下侧壁位置的顶部表面设有长条槽(51),长条槽(51)内嵌入面转动连接第二丝杆(52),长条槽(51)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二滑块(53),长条板(41)下侧壁安装有第二电机(54),第二电机(54)的输出端与第二丝杆(52)连接,第二滑块(53)的内部设有与第二丝杆(52)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支撑板(44)的底部与第二滑块(53)的顶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板(31)内侧面还安装有液压系统,液压缸(33)通过液压系统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科用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21)的下表面内部设有圆台形槽,第一丝杆(23)插入圆台形槽一端外侧壁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封舟念,未经封舟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38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壳自动套袋包装装置
- 下一篇:基于土木工程建筑用路面平整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