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53800.6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6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超;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10;H01M2/26 |
| 代理公司: | 11444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电池模组 电芯单元 贯穿 开口 穿设 束板 本实用新型 第一线 线束 装配 沿宽度方向 排列设置 装配方向 垂直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单元,沿宽度方向(Y)排列设置,每个所述电芯单元具有极耳,所述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单元沿长度方向(X)的至少一个端部;第一线束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沿长度方向(X)的至少一个端部,所述第一线束板具有多个贯穿槽,所述极耳穿设于所述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具有沿高度方向(Z)的开口,所述极耳能通过所述开口穿设于所述贯穿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线束板的贯穿槽具有沿高度方向(Z)的开口,使得极耳能通过开口穿设于贯穿槽,从而通过改变线束板的装配方向(即沿垂直于极耳伸出的方向进行装配),解决了电芯单元的极耳不易与线束板装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线束板主要用于承载电连接件(例如铝巴)和采样线束的作用,通过线束板的电连接件将电芯单元的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进行串并连接。
通常,线束板的结构为整体式结构,需要将电芯单元的极耳从线束板的孔位穿出后才能与电连接件连接。但是,由于软包电芯存在极耳相对柔软、易变形以及装配公差等特点,因此很难保证多个电芯单元的极耳能够同时从线束板的孔位穿出。
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电池模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电芯单元的极耳不易与线束板装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多个电芯单元,沿宽度方向(Y)排列设置,每个所述电芯单元具有极耳,所述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单元沿长度方向(X)的至少一个端部;
第一线束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沿长度方向(X)的至少一个端部,所述第一线束板具有多个贯穿槽,所述极耳穿设于所述贯穿槽;
所述贯穿槽具有沿高度方向(Z)的开口,所述极耳能通过所述开口穿设于所述贯穿槽。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线束板连接的第二线束板,所述第二线束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线束板沿高度方向(Z)的上方或下方。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束板还具有多个安装部,每个所述安装部沿宽度方向(Y)的两侧具有所述贯穿槽;
每个所述安装部设置有电连接件,所述极耳与所述电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线束板连接的第二线束板,所述第二线束板具有多个所述贯穿槽;
位于所述第二线束板上的所述贯穿槽与位于所述第一线束板上的所述贯穿槽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束板和所述第二线束板分别具有多个安装部,每个所述安装部沿宽度方向(Y)的两侧具有所述贯穿槽;
每个所述安装部设置有电连接件,所述极耳与所述电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件与设置有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一线束板或所述第二线束板一体注塑成型。
可选地,设置有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一线束板或所述第二线束板具有背向所述电芯单元的第一面,所述电连接件具有背向所述电芯单元的第二面;
沿长度方向(X),所述第二面不超出所述第一面。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安装部之间设置有隔离部,每个所述隔离部均具有凸起;
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隔离部之间设置有所述贯穿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束板和所述第二线束板之间设置有安装结构。
可选地,沿宽度方向(Y),所述开口的两端设置有导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38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节电装置
- 下一篇:电池包的电芯组、电池包和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