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性涂料单釜灌装用VOCs隔离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3561.4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4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田计青;方春燕;崔鹏飞;刘欢;田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华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涂料 灌装 vocs 隔离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性涂料单釜灌装用VOCs隔离收集装置,包括反应釜、自动灌装头、隔离收集结构、输送结构和控制面板,所述反应釜的圆锥形底部安装有自动灌装头;所述隔离收集结构包括负压吸附密封圈、第一可伸缩软管、喇叭形收集筒、灌装区、空包装桶入口、第一缓冲区、第二可伸缩软管和第二缓冲区;所述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皮带、磁力线圈、支撑座、主动牵引轮和从动轮;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灌装控制按钮和磁力开关。该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可靠实用,使用灵活方便,功能齐备,隔离收集VOCs效率提高、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VOCs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涂料单釜灌装用VOCs隔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的倡议,国家和地方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密集出台,环保督查力度和范围持续加强和扩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密切关注,使得具备低VOC含量、不燃不爆、无安全隐患的绿色环保型水性涂料应运而生。水性涂料的原材料配套、技术研发、人才储备和涂装应用等方面逐渐成熟,获得了快速发展,大规模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集装箱、风电、建筑等领域。
水性涂料以水作为溶剂,取代了油性涂料中大部分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存在安全隐患的有机溶剂。但是考虑到涂膜外观质量、附着力、干燥速率、稳定性等性能要求以及底材的去油脱脂清洁等前处理要求,完全杜绝可挥发的有机助剂在水性涂料中使用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相对密闭的生产加工和涂装车间,这些VOCs挥发后也必须统一收集,从污染源头进行环保治理,有组织处理后排放。
水性涂料生产车间传统的VOCs收集装置为架空布置的敞口集气罩,距离反应釜底阀灌装位置较远,不能就近隔离、全密封地收集灌装时挥发、散逸的VOCs,收集效率低下。这些散逸的VOCs容易集聚,浓度增加,危害车间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并且存在突破车间区域和厂界区域,无组织排放到大气中的环保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车间现有VOCs收集系统集成装置的不足,提出一种水性涂料单釜灌装用VOCs隔离收集装置,解决了传统VOCs收集系统收集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环保安全隐患的问题,能有效收集灌装水性涂料时挥发的VOCs。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涂料单釜灌装用VOCs隔离收集装置,包括反应釜、自动灌装头、隔离收集结构、输送结构和控制面板,所述反应釜用于盛放待灌装的水性涂料,所述反应釜的圆锥形底部安装有自动灌装头,所述自动灌装头通过灌装控制按钮控制底阀的打开和闭合,同时控制底阀打开的时长,确定灌装量的多少;
所述隔离收集结构包括负压吸附密封圈、第一可伸缩软管、喇叭形收集筒、灌装区、空包装桶入口、第一缓冲区、第二可伸缩软管、第二缓冲区和支撑底座;所述隔离收集结构通过负压吸附密封圈将喇叭形收集筒与反应釜的圆形底部连接,所述喇叭形收集筒与灌装区顶部方形开口连接,所述喇叭形收集筒侧面布置第一可伸缩软管,所述第一可伸缩软管直通到集气罩,用于收集灌装区散逸的VOCs;
所述第一缓冲区、灌装区和第二缓冲区呈四方形,通过支撑底座固定,上述三个区域用于隔离VOCs,第一缓冲区21、灌装区04、第二缓冲区22为一个封闭空间,四周和顶部设有密封板,底部与输送皮带07相接;所述第一缓冲区前部和第二缓冲区后部的密封板为条状塑料门帘,上述三个区域按照空包装桶放入所述输送结构的顺序排布,所述第一缓冲区用于放置等待灌装的空包装桶,所述灌装区用于灌装规定量的水性涂料,所述第二缓冲区用于暂时存放灌装水性涂料后的包装桶,等待加盖密封包装,所述第二缓冲区顶部安装有第二可伸缩软管,所述第二可伸缩软管连接到集气罩,用于收集散逸的VOCs;
所述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皮带、磁力线圈、支撑座、主动牵引轮和从动轮,输送结构位于隔离收集结构正下方,两种结构无机械连接,方便搬移和转运,所述输送皮带通过主动牵引轮和从动轮连接,所述主动牵引轮和从动轮由支撑座保持稳定和平衡,在输送皮带上均匀设有磁力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华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华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35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安全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模具支撑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