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插接的电动车充电插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53317.8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7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丁正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奔腾电器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50;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陈雅洁 |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插接 电动车 充电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插接的电动车充电插座,包括固定底板和用于与插头连接的插座连接端,所述插座连接端向前凸出,并与固定底板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固定底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耳片,所述固定耳片上设有用于安装的连接孔;所述插座连接端的侧面设有若干个便于与插头连接的插入导向槽。本实用新型与的插座连接端为外凸设计形式,插座连接端的侧面设置的多组插入导向槽,便于区分正反面,方便与插头插接;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插入导向槽、及插入导向孔导向后使插头和插针精准插入插座内,不会因为插偏导致插针弯曲,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端为外凸设计,便于观察插头的插入深度,保证连接良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插接的电动车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电动车充电插座是用来给电动车内的电池组充电的,充电器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充电器的另一端与电动车的充电插座连接。由于电动车充电插座上的插孔存在正负极,充电器上的正负极插头必须与充电插座上正负极插孔一一对应连接才能为电动车充电,如果正负极接反的话,则无法正常充电,甚至还可能会损坏电动车内的电路,因此,需要在电动车充电插座插头上设置防呆设计。目前的电动车充电插座插头上的防呆设计是在充电器插头和插座上设有正负插脚,只有插头上的正负插脚与充电插座的上的正负插孔对齐时才能插入,如果正负极相反则无法插入,这样就能防止正负极接反。
现有的充电插座均采用凹陷式插座,即插座内凹嵌在壳体内部,插座体内设有电极插针,充电时插头插入插座内,进行充电。这样设计存在两个缺陷:其一,仅设有正负插脚,且正负插脚角度小,正反插接面区分不够明显,使用时需要仔细分别或需要插接两次,比较麻烦;其二,插针隐藏在插座内部,不易看清,插头需插入插座内进行电连接,这不仅限制了插头的形状和体积,而且由于插头的插孔较小,在插头插入时容易将插针抵弯损坏,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是内陷式的插接难以观察插入深度,容易造成接触不良,导致插头接电点过热而烧坏插座,甚至引起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现有插座存在的缺陷及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插接的电动车充电插座,该插座的用于与插头连接的插座连接端为外凸的形式设计,其侧面设置多组插入导向槽,使插接更加方便,且便于观察插入深度,保证连接良好。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插接的电动车充电插座,包括固定底板和用于与插头连接的插座连接端,所述插座连接端向前凸出,并与固定底板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固定底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耳片,所述固定耳片上设有用于安装的连接孔;所述插座连接端的侧面设有若干个便于与插头连接的插入导向槽。
前述的便于插接的电动车充电插座,所述插座连接端的断面上设有三个插孔,所述插孔为矩形孔,其呈三角形分布;其中一个插孔的对面设有插入导向孔。
前述的便于插接的电动车充电插座,所述插座连接端侧面上的插入导向槽包括设置在插座连接端左右侧面的第一插入导向槽,设置在插座连接端上侧面的第二插入导向槽和设置在插座连接端下侧面的第三插入导向槽;所述左右侧面的第一插入导向槽均为一个,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插入导向槽和第三插入导向槽均为两个,且上侧面的两个第二插入导向槽之间的距离小于下侧面两个第三插入导向槽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入导向槽、第二插入导向槽和第三插入导向槽的截面均为U型,且其均自插座连接端的端面一直延伸到固定底板处。
前述的便于插接的电动车充电插座,所述插座连接端上还设有正负插脚,所述正负插脚均位于插座连接端的上侧。
前述的便于插接的电动车充电插座,所述插座连接端下侧的两个插脚均为圆角插脚。
优选的,前述的便于插接的电动车充电插座,所述固定底板和插座连接端均为耐高温防阻燃的绝缘PVC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奔腾电器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奔腾电器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3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催化消声器吊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储能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