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安全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2872.9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3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田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远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B66C15/06;B66C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徐晶石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起重机械 安全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安全监控装置,主要包括生物特征识别单元、显示单元、控制单元、控制输出单元和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为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和控制输出单元供电,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显示单元和控制输出单元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输出单元的另一端连接起重机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晶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存储电路。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实时自动采集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控制起重机械通电、断电,避免错误的人员操作起重机械,实现起重机械安全监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流动式起重机械和门式起重机械的安全监控装置,属于工地安全监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流动式起重机械和门式起重机械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市政建设、工农业生产、民用设施、港口搬运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起重机械自身的构造特点和人为的操作因素,由起重机械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呈高发态势,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目前,工地多采用人工监察的方式对工地设备安全进行监控,这种监控方式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而且效果不佳,因此,加强与完善流动式起重机械和门式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的工作迫在眉睫。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指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更具体一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每个个体之间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对其进行识别与身份的认证。根据对大量的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事故一般是由事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对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管理,可以极大的提高起重机械操作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发明内容
针对工地上起重机械事故多发、安全监管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安全监控装置,采用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对操作起重机械的工作人员进行识别,通过继电器连接起重机械的电路和控制单元,根据识别结果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到继电器,控制继电器闭合或断开,从而控制起重机械工作,自动化的监控起重机械,避免人为原因导致安全事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安全监控装置,主要包括生物特征识别单元、显示单元、控制单元、控制输出单元和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和控制输出单元,为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和控制输出单元供电,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显示单元和控制输出单元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输出单元的另一端连接起重机械。
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包括生物特征识别芯片、RS232收发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生物识别芯片的RXD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并联在第一电阻的一端和大地之间,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RS232收发器的RXD输入引脚,生物识别芯片的TXD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并联在第二电阻的一端和大地之间,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RS232收发器的TXD输出引脚,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在RS232收发器的RXD输入引脚和大地之间,所述第二电容并联在RS232收发器的TXD输出引脚和大地之间,RS232收发器的RXD输出引脚和TXD输入引脚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晶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存储电路,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晶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存储电路;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看门狗芯片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看门狗芯片的1引脚,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看门狗芯片的2引脚,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看门狗芯片的6引脚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看门狗芯片的7引脚连接所述第四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远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远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2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可调节夹具
- 下一篇:一种水性涂料单釜灌装用VOCs隔离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