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孔混流钝体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2499.7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5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刚;赵文凯;秦亮;刘旭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 代理人: | 刘玲玲;李慧芳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孔混流钝体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孔混流钝体燃烧器,包括:入口法兰、燃料入口、氧化剂入口、隔离孔、第一挡环、第二挡环、圆锥形钝体、连杆、燃烧器出口、出口法兰、支撑杆、螺栓、筒身;入口法兰、出口法兰设置在筒身两端;隔离孔固定在入口法兰上;圆锥形钝体、第二挡环依次固定在连杆上;第一挡环位于钝体与第二挡环之间与筒身的内壁相连;连杆通过支撑杆与入口法兰、出口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能够提高燃料与氧化剂混合效率,减少有害气体含量;(2)燃烧器后半段区域的温度区域均匀化,传热效率得到提高;(3)双孔结构不单限于燃料和氧化剂,也可是两种不同的气相介质进行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流燃烧器,具体涉及一种双孔混流钝体燃烧器,属于燃烧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加,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低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节能减排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燃烧”是当前人类利用能源的主要形式,现有的燃烧器由燃料与空气直接混合,缺少燃料与助燃剂预混的技术过程。通常情况下由于进入空气不足或氧含量较低,燃烧器的燃料与氧化剂的混合不够充分,混合速率较低,都导致燃烧不充分,从而产生烟尘、SO2、NOx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因此,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燃烧器的污染排放量和提高燃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孔混流钝体燃烧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孔混流钝体燃烧器,包括:入口法兰、燃料入口、氧化剂入口、隔离孔、第一挡环、第二挡环、圆锥形钝体、连杆、燃烧器出口、出口法兰、筒身;入口法兰、出口法兰分别设置在筒身两端;隔离孔固定在入口法兰朝向筒身的一侧,并且隔离孔的中心与入口法兰的中心重合;圆锥形钝体、第二挡环依次固定在连杆上;圆锥形钝体的锥顶朝向入口法兰,轴平行于筒身;第一挡环位于圆锥形钝体与第二挡环之间,与筒身的内壁相连;连杆两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入口法兰、出口法兰连接。
优选的,连杆通过支撑杆、螺栓与入口法兰、出口法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双孔混流钝体燃烧器可提高燃料与氧化剂混合效率,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2)经过双孔混流钝体燃烧器混合后,燃烧器后半段区域的温度均匀化,传热效率得到提高。
(3)双孔结构不单限于燃料和氧化剂进入,也可是两种不同的气相介质进行混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孔混流钝体燃烧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双孔混流钝体燃烧器入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双孔混流钝体燃烧器出口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的含义:1-入口法兰、2-燃料入口、3-氧化剂入口、4-隔离孔、5-圆锥形钝体、6-连杆、7-第一挡环、8-第二挡环、9-燃烧器出口、10-出口法兰、11-支撑杆、12-螺栓、13-筒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2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