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导水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2324.6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1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朋;孙光硕;赵武;林美龄;宋磊;乐永钊;王朝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法 地下室 外墙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导水构造,包括有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板,所述结构板包括有地面、地连墙、顶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连墙的内侧设有与其间隔设置的内侧衬墙,所述内侧衬墙采用页岩模数砖砌筑,所述内侧衬墙的底端设在止水反坎上,上端与顶面配合,所述止水反坎凸出于地面一定高度,且与地连墙之间也设有间隙,所述止水反坎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过水孔,所述地面上铺放有装饰面层,所述装饰面层与内侧衬墙之间设有排水明沟。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保证其强度不变的基础上,避免了内侧衬墙的开裂渗水现象,保证了地下室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结构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导水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地下室外连墙与内侧衬墙为一体式结构,其结构设计简单,当雨季时期或持续阴雨天气时,当外连墙长期接触外层的含水土壤时,水分会逐渐渗入到内侧衬墙,从而造成地下室渗水,而且长时间处于这种状况,会造成外连墙和内侧衬墙的开裂现象,从而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其结构进行隔水防水的设计,保证内侧衬墙的支撑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导水构造,在保证其强度不变的基础上,避免了内侧衬墙的开裂渗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导水构造,包括有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板,所述结构板包括有地面、地连墙、顶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连墙的内侧设有与其间隔设置的内侧衬墙,所述内侧衬墙采用页岩模数砖砌筑,所述内侧衬墙的底端设在止水反坎上,上端与顶面配合,所述止水反坎凸出于地面一定高度,且与地连墙之间也设有间隙,所述止水反坎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过水孔,所述地面上铺放有装饰面层,所述装饰面层与内侧衬墙之间设有排水明沟。
所述的地连墙和内侧衬墙之间的间距为100mm左右。
所述的止水反坎的外侧面底端部略高于内侧面底端部,其内侧底端部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为400mm左右,其外侧底端部与地连墙和内侧衬墙之间间隙的底端部之间的高度为300mm左右。
所述的地面的内侧,两相邻的排水明沟之间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排水明沟以及过水孔之间两两配合,所述过水孔的底端为倾斜面,且倾斜面的出水端部与排水明沟内侧的装饰面层的上端面配合。
其原理是:通过外连墙与内侧衬墙之间的间隔设计,可进行相互面之间的隔开,可避免其之间直接接触而相互渗水,通过内侧衬墙底端与止水反坎的结构,一方面保证了其与外连墙和地面之间的连接和支撑性能,另一方面通过止水反坎上的过水孔,可将外连墙的水分通过过水孔流入到排水明沟中,然后在留至积水槽中进行集中处理,整个结构设计合理,在保证其强度不变的基础上,避免了内侧衬墙的开裂渗水现象,保证了地下室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外连墙与内侧衬墙之间的间隔设计,可进行相互面之间的隔开,可避免其之间直接接触而相互渗水,在保证其强度不变的基础上,避免了内侧衬墙的开裂渗水现象,保证了地下室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2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