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0930.4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4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挺;丁居隆;李秋阳;谢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锦江集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王小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催化 氧化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催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塔,包括反应塔主体,所述反应塔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蓄水组件和引风机,所述反应塔主体的内壁由下而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光触媒过滤网、紫外线消毒灯和第二光触媒过滤网,所述反应塔主体的内部中心安装有混合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蓄水组件可以向反应塔主体的内部喷洒清洁水,从而便于对反应塔主体的内壁进行定期清洗,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清洁难度,使用者先将外部的氧化剂通过注液口注入反应塔主体内,并与其内部的工业废水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混合组件可以对二者进行快速搅拌,提高二者的搅拌效率,有利于二者的快速反应,进而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塔。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多采用以高级氧化技术为主的处理方法,其中又以臭氧氧化技术较为常用,但单纯臭氧氧化技术,由于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比例较低,所以存在臭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臭氧氧化的这一问题,相继出现了光催化臭氧氧化、协同臭氧氧化及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等技术,这三种技术均在反应塔内进行使用。
协同臭氧氧化技术是在臭氧氧化的同时加入其它氧化剂,例如双氧水等,但是现有的反应塔在加入氧化剂后,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其与工业废水进行混合,臭氧的利用率不高,同时该反应塔在使用过后,清洁不易,容易增加工作人员的清洁难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塔,包括反应塔主体,所述反应塔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蓄水组件和引风机,且反应塔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反应塔主体的内壁由下而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光触媒过滤网、紫外线消毒灯和第二光触媒过滤网,且反应塔主体的外壁由上而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注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反应塔主体的内部中心安装有混合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电动机和转轴,所述电动机位于支撑座的内部并与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且电动机的驱动轴贯穿支撑座和反应塔主体的内部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上下表面均焊接有第一搅拌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之间的夹角为45°,且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均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所述第一搅拌轴为圆柱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组件包括控制开关、蓄水箱、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喷头,所述蓄水箱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蓄水箱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水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蓄水箱相连,且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贯穿反应塔主体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外部呈环形固定安装有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头与第二水管之间的夹角为45°,且喷头的数量为16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与反应塔主体的顶部通过管道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蓄水组件可以向反应塔主体的内部喷洒清洁水,从而便于对反应塔主体的内壁进行定期清洗,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清洁难度;
2、使用者先将外部的氧化剂通过注液口注入反应塔主体内,并与其内部的工业废水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混合组件可以对二者进行快速搅拌,提高二者的搅拌效率,有利于二者的快速反应,进而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锦江集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锦江集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0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