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超薄均温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49733.0 | 申请日: | 2019-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2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汉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仁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 代理公司: | 东莞恒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2 | 代理人: | 邓燕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超薄 均温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温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超薄均温板,包括对称合并的第一复合板和第二复合板,所述第一复合板与第二复合板之间开设蒸汽通道,所述第一复合板对应蒸汽通道一面设置沟槽毛细层,所述第二复合板对应蒸汽通道一面设置铜网毛细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均温板整体结构强度不足,均温散热导热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了钢铜结合结构,在保证整体刚性和使用强度时,在内部散热导热结构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实用可靠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温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超薄均温板。
背景技术
均温板是依靠自身内部工作流体相变实现导热的导热组件,其具有高导热性、优良等温性等优良特性,导热效果好,应用广泛。近年来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器件的高频、高速以及集成电路的密集及微型化,使得单位容积电子器件发热量剧增,均温板技术以其高效、紧凑以及灵活可靠等特点,适合解决目前电子器件因性能提升所衍生的散热问题。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931726.6,公开了一种超薄型均温板激光制备方法,其发明目的是:利于均温板内工作介质的蒸发吸热及冷凝回流,同时对周边进行鱼鳞激光焊接,焊接密封性好,制备出热管卡体积小、传热性能好、回流阻力小;在实际使用中,其存在的不足在于,整体使用强度不够,进而容易出现导热、散热不稳定的情况,需要对均温板的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均温板整体结构强度不足,均温散热导热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了钢铜结合结构,在保证整体刚性和使用强度时,在内部散热导热结构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实用可靠性强的改进型超薄均温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超薄均温板,包括对称合并的第一复合板和第二复合板,所述第一复合板与第二复合板之间开设透气通道,所述第一复合板对应透气通道一面设置沟槽毛细层,所述第二复合板对应透气通道一面设置铜网毛细层。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复合板与第二复合板均为金属复合板。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复合板与第二复合板均为钢铜复合板,所述第一复合板和第二复合板的外层均为不锈钢层,对应合并层为铜层。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复合板与第二复合板之间通过焊接相连,具体采用扩散焊接或加铜焊接中的一种。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复合板与第二复合板连接后厚度为 0.2~0.4mm。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沟槽毛细层通过激光雕刻成型于第一复合板。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铜网毛细层为3D铜网毛细层,其为铜线网织成型。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铜网毛细层通过焊接贴合或一体成型于第二复合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置两组对称结构相同的第一复合板和第二复合板,第一复合板和第二复合板均为金属复合板,采用钢铜复合结构设计,将不锈钢结构设置在外部,铜设置在内部,进而通过不锈钢的刚性和强度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内部铜结构加强内部导热和散热效果,另外不锈钢也有良好的导热性,整体结构使用强度高,导热散热效果好;在第一复合板和第二复合板之间开设了透气通道,此透气通道用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起到通气传热作用,进一步保证导热散热效果;在第一复合板对应透气通道开设沟槽毛细层,沟槽毛细层具体是采用镭雕蚀刻成型,进而能够进一步加强导热效果和散热效果,稳定可靠性强;另外,在第二复合板对应透气通道开设铜网毛细层,采用铜线网织成型的铜网毛细结构能够进一步加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性和散热性,进而加强均温保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仁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仁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9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爆破孔组合装药结构
- 下一篇:连杆机构及具有其的阀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