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8072.X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8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宋林波;龚泽儒;王晓娜;杨金杰;邹鹏;李冬;朱新龙;郑艳丽;张一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7/00 | 分类号: | F23C7/00;F23K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马艳苗;艾春慧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系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锅炉系统,包括具有第一一次风管的第一锅炉、具有第二一次风管的第二锅炉、以及炉间煤粉输送装置,炉间煤粉输送装置连接第一一次风管和第二一次风管,并将第二一次风管中的煤粉输送至第一一次风管中。基于此,可以减少制粉系统的较高投煤功率对节油点火技术在锅炉启动初期的应用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节油点火技术是锅炉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在锅炉启停以及锅炉低负荷稳燃等阶段采用燃煤替代燃油来提供热量,以达到节油的目的。
在锅炉启动初期,为保护锅炉受热面,控制炉内升温升压速率,需要限制启动初期的热负荷。而受锅炉制粉系统(尤其是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限制,给煤机和磨煤机都存在最小出力限制,往往会出现因初投燃料量过高、热负荷过大而引起的升温升压过快。
针对上述情况,目前采用了一些应对措施:部分电厂选择对磨煤机采用变频器的方式进行改造,降低制粉系统的最小出力,但此方法存在效果有限、投资较高的缺点;另有部分电厂选择在启动初期使用油枪供热,待锅炉温度、压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投入节油点火技术,但这反而影响节油点火技术的推广应用。
可见,现有技术中,由于制粉系统的初投燃料量过大,节油点火技术在锅炉启动初期的应用仍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减少制粉系统的较高投煤功率对节油点火技术在锅炉启动初期的应用限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锅炉,包括第一一次风管;
第二锅炉,包括第二一次风管;和
炉间煤粉输送装置,连接第一一次风管和第二一次风管,并将第二一次风管中的煤粉输送至第一一次风管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间煤粉输送装置包括炉间连接管,炉间连接管连接第一一次风管和第二一次风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间煤粉输送装置还包括炉间取粉装置,炉间取粉装置连通第二一次风管与炉间连接管;和/或,炉间煤粉输送装置还包括煤粉混合装置,煤粉混合装置连通炉间连接管与第一一次风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间煤粉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炉间连接管上,用于控制炉间连接管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间煤粉输送装置还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第二一次风管中的煤粉经由炉间连接管流向第一一次风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装置还调节由第二一次风管流向第一一次风管的煤粉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装置包括压缩空气射流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装置与炉间连接管连接,或者,动力装置与炉间取粉装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间煤粉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设置在动力装置与炉间连接管或炉间取粉装置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用于控制动力装置与炉间连接管或炉间取粉装置之间的连接管路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锅炉系统还包括第一磨煤机和第二磨煤机,第一磨煤机为第一锅炉提供煤粉,第二磨煤机为第二锅炉提供煤粉,且第一一次风管与第一磨煤机的出口连接,第二一次风管与第二磨煤机的出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炉间煤粉输送装置可以将煤粉由第二锅炉的第二一次风管输送到第一锅炉的第一一次风管中,为第一锅炉提供启动初期所需的合适浓度的点火煤粉,使得第一锅炉在启动初期无需再依赖于制粉系统所提供的煤粉,从而可以减少制粉系统的较高投煤功率对节油点火技术在锅炉启动初期的应用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8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化床气化炉
- 下一篇:一种板簧单片卡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