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渣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7808.1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3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新海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16 | 分类号: | F26B17/16;F26B23/1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葛军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渣罐 | ||
茶渣罐。本实用新型涉及罐体加工,尤其涉及茶渣罐。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加工,烘干可靠的茶渣罐。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进口、底部中心设有出口,筒体的底部四周设有支腿;所述筒体的中间具有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上设有盘管,所述盘管的一端为蒸汽进口且伸出外筒体,另一端为蒸汽出口且伸出外筒体。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在筒体的中心设置气缸,通过气缸的推杆带动支撑台在筒体内运动,将茶渣从筒体的进口放入,使得茶渣落至支撑台上的若干立柱之间,通过升降运动,使得茶渣从支撑台与筒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下落至出口;由于筒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通过对盘管内充入蒸汽,便于对茶渣烘干,便于去除水分。本实用新型方便加工,操作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体加工,尤其涉及茶渣罐。
背景技术
茶叶是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
随着我国茶饮料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量快速递增,茶的广泛应用,废弃茶渣的数量也越 发庞大,如何有效对茶渣进行再次利用成为研究的课题。茶渣在进行生物发酵前需要对茶渣进行去水分,现有的茶水分离装置体积过于庞大,成本高,在进行小批量茶渣加工时,导致资源浪费;而常规茶渣直接晾干的方式去水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加工,烘干可靠的茶渣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进口、底部中心设有出口,筒体的底部四周设有支腿;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球形支撑台,所述筒体的顶部中心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推杆伸入筒体内、且连接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球面上设有若干立柱,所述支撑台与筒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筒体的中间具有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上设有盘管,所述盘管的一端为蒸汽进口且伸出外筒体,另一端为蒸汽出口且伸出外筒体。
所述进口具有两个,两个进口分别位于筒体顶部的两端。
所述筒体的内壁设有一对对称的导板,所述导板位于进口的下方,所述导板位于支撑台的上方且朝向支撑台的中心倾斜。
所述筒体的底部呈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在筒体的中心设置气缸,通过气缸的推杆带动支撑台在筒体内运动,将茶渣从筒体的进口放入,使得茶渣落至支撑台上的若干立柱之间,通过升降运动,使得茶渣从支撑台与筒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下落至出口;由于筒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通过对盘管内充入蒸汽,便于对茶渣烘干,便于去除水分。
本实用新型方便加工,操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筒体,2是进口,3是出口,4是支腿,5是支撑台,6是气缸,7是立柱,8是间隙,9是内筒体,10是外筒体,11是盘管,12是蒸汽进口,13是蒸汽出口,14是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进口2、底部中心设有出口3,筒体的底部四周设有支腿4;
还包括半球形支撑台5,所述筒体的顶部中心设有气缸6,所述气缸的推杆伸入筒体内、且连接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球面上设有若干立柱7,所述支撑台与筒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9;
所述筒体的中间具有内筒体9和外筒体10,所述内筒体上设有盘管11,所述盘管的一端为蒸汽进口12且伸出外筒体,另一端为蒸汽出口13且伸出外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新海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新海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7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的工程机械铸件
- 下一篇:一种可倒立使用且具有推运结构的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