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静态弯曲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7721.4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3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唐良云;朱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千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04;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静态 弯曲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曲轴静态弯曲试验装置,涉及曲轴领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本方案包括基座、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和摆臂;第二滑动座上设有与第一嵌爪对应的第二嵌爪,第二滑动座靠近滑槽后端的上表面设有齿条,摆臂的固定端铰接于齿条的上方的基座,摆臂的固定端外围设有与齿条啮合的卡齿,摆臂的自由端朝向滑槽的后端设置,摆臂的自由端吊设有秤盘,秤盘内放置有砝码。可以通过很少的砝码就可以产生十分显著的推力,进而对曲轴很的进行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轴静态弯曲试验装置,主要涉及曲轴领域。
背景技术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在发动机实际运行过程中,曲轴静态弯曲试验是检验曲轴疲劳强度的最主要形式。试验过程中对曲轴的曲柄外侧进行静态标定加载,直到曲轴出现弯曲位置,进而得到使曲轴弯曲的最大值。目前,目前此类试验存在一个问题,即对曲轴的曲柄外侧施加的压力通过采用气缸等辅助施压,在测试之前谁也不知道曲轴的抗弯曲的极限极限还是多少,因此在曲轴尚未弯曲的时候,只能一直对其进行施压,力量在各组件中积攒,直到曲轴弯曲的那一刻释放,首先气缸很有可能继续向前推进造成符合传感器顺坏,其次突然释放出的压力很容易导致零部件出现被弹飞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曲轴静态弯曲试验装置,通过本方案可以通过很少的砝码就可以产生十分显著的推力,进而对曲轴很的进行测试,同时在测试的时候一旦曲轴出现弯曲,摆臂与第二滑动座可以迅速的合拢在一起,避免进一步对曲轴和负荷传感器造成损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座、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和摆臂;所述基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动座和所述第二滑动座分别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动座位于所述滑槽前端一侧,所述第二滑动座位于所述滑槽后端一侧;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有第一嵌爪,所述滑槽的前端设有负荷传感器,所述负荷传感器的接触探头抵靠至所示第一滑动座的侧壁;所述第二滑动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嵌爪对应的第二嵌爪,所述第二滑动座靠近所述滑槽后端的上表面设有齿条,所述摆臂的固定端铰接于所述齿条的上方的基座,所述摆臂的固定端外围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卡齿,所述摆臂的自由端朝向所述滑槽的后端设置,所述摆臂的自由端吊设有秤盘,所述秤盘内放置有砝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摆臂的固定端与齿条啮合,因此摆臂在转动的过程中,齿条将随着摆臂进行滑动,而本方案中摆臂的自由端射朝向滑槽的后端设置,即摆臂的自由端远离第二滑动座,当摆臂的自由端受到向下的力量的时候,摆臂的固定端将对第二滑动座产生向前端的力,即对曲轴产生挤压的力量,本方案中摆臂相当于杠杆,并且由于其中一段是通过卡齿实现的,因此秤盘上砝码产生的力量比非常大,即使很少的砝码也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进行测试。
进行试验的时候,调整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使第一嵌爪和第二嵌爪分别夹持在曲轴需要测试的两端,其中负荷传感器的接触探头保持与所述第一滑动座的侧壁接触,摆臂固定端的卡齿与齿条接触,然后逐步向秤盘上添加砝码,随着砝码的数量增多,试验的时候将摆臂与第二滑动座之间的夹角设置需要尽量小,以便在曲轴只需要出现弯曲,摆臂和第二滑动座就可以合拢在一起,进而避免摆臂进一步对第二滑动座产生推力,在曲轴出现弯曲之后就可以将推力立刻停止,避免造成其他无关的破坏。
通过本方案可以通过很少的砝码就可以产生十分显著的推力,进而对曲轴很的进行测试,同时在测试的时候一旦曲轴出现弯曲,摆臂与第二滑动座可以迅速的合拢在一起,避免进一步对曲轴和负荷传感器造成损伤,在曲轴出现弯曲之后,将砝码取下,然后读取负荷传感器最高的数值即为试验的载荷值。同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滑动座和第一滑动座的相对位置,进而适应各种规格的曲轴,装置测试的适应性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千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千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7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