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6701.5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4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珑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523841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膜片 固定 结构 液晶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屏,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导柱,所述底框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导柱的周侧套接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上侧设置有散光膜,所述散光膜的上侧设置有增光膜,所述增光膜的上侧设置有扩散膜,所述导柱的顶端插入设置有压板,所述底框的外侧一端设置有多个扣孔,多个所述扣孔的内部连接有多个卡扣,多个所述卡扣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紧固盖,所述压板与紧固盖的空隙处胶接有阻光圈,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学膜片与导柱连接的圆孔的形状设置为圆角矩形,在不膨胀时,被紧紧的固定,膨胀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减轻光学膜片产生皱褶对显示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屏。
背景技术
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光学薄膜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现代,光学薄膜已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
现有的光学膜片由于背光散发的热量,会导致光学膜片产生热膨胀,以至于光学膜片会产生皱褶,对显示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屏,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导柱,所述底框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导柱的周侧套接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上侧设置有散光膜,所述散光膜的上侧设置有增光膜,所述增光膜的上侧设置有扩散膜,所述导柱的顶端插入设置有压板,所述底框的外侧一端设置有多个扣孔,多个所述扣孔的内部连接有多个卡扣,多个所述卡扣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紧固盖,所述压板与紧固盖的空隙处胶接有阻光圈,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背光板,所述扩散膜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液晶板,所述液晶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玻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与背光板通过工业胶进行胶接,所述背光板的上方直接放置反射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反射膜、散光膜、增光膜、扩散膜之间为直接叠加的关系,两两之间无介质,所述反射膜的周侧设置有多个与导柱对应的圆角矩形,所述散光膜的周侧设置有多个与导柱对应的圆角矩形,所述增光膜的周侧设置有多个与导柱对应的圆角矩形,所述扩散膜的周侧设置有多个与导柱对应的圆角矩形,所述反射膜、散光膜、增光膜、扩散膜通过导柱串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压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多个导柱多对应的圆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护玻璃的周侧使用工业粘胶与压板进行胶接,所述液晶板的周侧使用工业粘胶与压板进行胶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紧固盖通过卡扣与底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盖的形状为L旋转一个直角,所述紧固盖与压板接触部分使用工业粘胶进行胶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反射膜、散光膜、增光膜、扩散膜的周侧使用工业粘胶与底框进行胶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学膜片与导柱连接的圆孔的形状设置为圆角矩形,在不膨胀时,被紧紧的固定,膨胀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减轻光学膜片产生皱褶对显示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柱设置在四周,并且紧贴圆角矩形的其中一侧,保证光学膜片在非膨胀状态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珑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珑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6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