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口可调节的负控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6128.8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4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程保华;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顺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56;H02B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马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口 调节 负控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口可调节的负控箱,包括侧面带有通风口的负控箱,涉及负控箱技术领域。所述通风口内安装有固定扇形板和活动扇形板;所述固定扇形板固定于通风口内,包括间隔均匀的若干第一扇叶,相邻两片第一扇叶之间形成半开合的区域;所述活动扇形板位于固定扇形板的一侧且可绕中心转动,活动扇形板包括间隔均匀的若干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的分布与第一扇叶的分布等同,随着活动扇形板的转动,通风口在完全封闭与半开合的区域间切换。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风口开合面积的可调节性,既能保证工作状态下的散热效果,又能防止不工作状态下,粉尘由通风口进入负控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控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风口可调节的负控箱。
背景技术
在电力输送过程中,需要时负控箱进行连接,利于管控电力负荷输送。而负控箱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内部元器件进行散热,而现有的散热孔结构多是直接开始通孔,然后安装过滤网,不能够对通风口的大小进行调节,同时也无法完全覆盖进行防护,在不工作时容易进入粉尘,对负控箱内的电子元件产生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口可调节的负控箱,实现通风口开合面积的可调节性,既能保证工作状态下的散热效果,又能防止不工作状态下,粉尘由通风口进入负控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口可调节的负控箱,包括侧面带有通风口的负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内安装有固定扇形板和活动扇形板;所述固定扇形板固定于通风口内,包括间隔均匀的若干第一扇叶,相邻两片第一扇叶之间形成半开合的区域;所述活动扇形板位于固定扇形板的一侧且可绕中心转动,活动扇形板包括间隔均匀的若干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的分布与第一扇叶的分布等同,随着活动扇形板的转动,通风口在完全封闭与半开合的区域间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扇形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向活动扇形板一侧延伸的转动轴,所述活动扇形板的中部设置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套设在转动轴上,绕转动轴自由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前端为螺纹头,螺纹头上连接有紧顶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环朝向固定扇形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摩擦片。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为环状摩擦片。
进一步的,所述负控箱的后侧设置有若干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负控箱上的凹槽和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第一端铰接于凹槽内,铰接块的第二端绕铰接点转动而转出凹槽且铰接块的第二端开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定位杆,当铰接块的第二端绕至凹槽内时,定位杆穿过安装孔对铰接块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定位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扇形板形成半开合的区域,通过转动活动扇形板,另通风口在完全封闭与半开合的区域间进行切换。工作时,处在半开合的区域状态,实现负控箱内外的通风效果。不工作时,活动扇形板转动至完全封闭的状态,可防止外部粉尘进入负控箱而对负控箱内的电子元件产生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活动扇形板与转动环组装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负控箱;11、通风口;12、固定扇形板;13、活动扇形板;14、转动轴;15、转动环;16、摩擦片;17、折边;2、螺纹头;21、紧顶螺母;3、凹槽;31、铰接点;32、铰接块;33、安装孔;34、定位杆;35、柔性定位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6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式开闭所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动井盖的快速启闭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