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侧风道油雾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5576.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俞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东山瑞泽环保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余志军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侧 风道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侧风道油雾收集器,其电机座板的两侧板面上位于叶轮的外围设置侧风道口,气液分离框型模块安装在收集器箱体内位于电机两侧,气液分离框型模块的四边分别与电机座板及收集器箱体的相应箱壁密封连接,侧风道口排出的气流穿过气液分离框型模块流向由两侧气液分离框型模块之间形成的排气流道,收集器箱体顶面上结合设置高效过滤器箱体,高效过滤器箱体内设置方箱型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箱体和收集器箱体集成形成整体的方形箱体,具有通过在收集器箱体顶面结合设置高效过滤器箱体并充分利用收集器箱体内空间实现在占地面积尽量小的条件下使油雾收集器的过滤面积最大化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雾收集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侧风道油雾收集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油雾收集器其上部向上扩展的空间通常较少,几乎处于空置和浪费状态,为了设置更多处理环节往往都是沿水平向扩展空间,这导致油雾收集器的整体占地面积随之变大;部分立式油雾收集器尽管占地面积较小,但其内部各处理环节由下向上设置的空间也同时被局限,各处理环节的过滤截面被局限,其最后级高效处理材料的用量及过滤面积也被较大幅度地受局限,若只扩展上部高效处理环节所需空间,就会出现上部大,下部收集器箱体小不够协调的问题。综上所述,目前现有的油雾收集器在内部空间利用及外部空间扩展上存在以上不足,导致油雾收集器的过滤面积难以在油雾收集器占地面积尽量小的条件下实现最大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在收集器箱体的顶面结合设置高效过滤器箱体以实现在占地面积尽量小的条件下使得油雾收集器的过滤面积最大化的两侧风道油雾收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侧风道油雾收集器,包括收集器箱体、进气口、叶轮、电机座板、电机、气液分离框型模块、高效过滤器箱体和方箱型高效过滤器,进气口设置在收集器箱体的一端端面上,叶轮设置在收集器箱体内位于进气口的后方,电机座板设置在叶轮的后方,电机安装在电机座板上位于电机座板的后方,且电机和叶轮传动连接,电机座板的两侧板面上位于叶轮的外围设置有侧风道口,气液分离框型模块安装在收集器箱体内位于电机的两侧,气液分离框型模块的四边分别与电机座板及收集器箱体的相应箱壁密封连接,两侧的气液分离框型模块之间形成排气流道,侧风道口排出的气流穿过气液分离框型模块流向排气流道,收集器箱体的顶面上对应排气流道设置有排气口;高效过滤器箱体结合设置在收集器箱体的顶面上,高效过滤器箱体的底面上对应排气口设置有进气通口,高效过滤器箱体内位于进气通口的两侧紧贴或者平行于高效过滤器箱体的两侧箱壁设置方箱型高效过滤器,两侧的方箱型高效过滤器的进气面之间对应进气通口形成进气流道,高效过滤器箱体的箱壁上对应方箱型高效过滤器的排气面分布设置有气流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叶轮盖板和前级油雾分离单元,叶轮盖板设置在收集器箱体内位于叶轮的前方,叶轮盖板的中心上对应叶轮设置有气流口,前级油雾分离单元安装在叶轮盖板的前方,且前级油雾分离单元位于进气口的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框型模块为多层级气液分离框型模块,各层气液分离框型模块的分离净化能力离电机越近则越强。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器箱体的顶面和高效过滤器箱体的底面共用一个箱壁,排气口和进气通口为同一个气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方箱型高效过滤器其进气面和排气面之间形成的过滤器厚度大于15c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东山瑞泽环保机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东山瑞泽环保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5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球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黄磷炉气净化处理用填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