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微波消融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4846.1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3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卢漫;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陈有业;王茜 |
地址: | 61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抽吸 功能 微波 消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微波消融针,包括针头和针杆,所述针头设置有用于抽取囊液的吸引孔,所述针杆内设置有吸引通道,所述吸引通道与所述吸引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波消融针,结构紧凑、可以方便的抽取囊性肿瘤组织中的囊液,抽取的囊液可以用于细胞学检测,判断囊性肿瘤的性质,不仅可以有效破坏囊腔壁,而且有利于囊性肿瘤组织彻底消融,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尤其适用于对囊性肿瘤和囊实混合肿瘤进行微波消融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微波消融针。
背景技术
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对肿瘤组织具有高效、快速、均匀加热、热凝固彻底、使用方便、安全的治疗方法,多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例如,微波消融治疗已成为治疗肝癌、肾癌、甲状腺等软组织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具体而言,微波消融是利用天线辐射微波,微波使组织中的离子、极性水分子旋转振动、相互摩擦而产生热效应,使治疗区域快速达到很高的温度,组织凝固,脱水而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微波消融针和微波功率源分别是微波消融治疗过程所必需的器械(如中国专利CN101711705 A公开的一种微波消融针及其微波消融治疗仪),其中,所述微波消融针通常包括用于辐射微波的针尖和用于输送微波的微波传输部,所述微波传输部通常采用的是同轴电缆,针尖通过微波传输部与微波功率源相连,以便将微波功率源所产生的微波,通过微波传输部传输给针尖,并通过针尖辐射出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微波消融针,通常不适用于囊性肿瘤(如乳腺囊肿、卵巢囊肿、腱鞘囊肿等)和囊实混合肿瘤,对于囊性肿瘤和囊实混合肿瘤,现有的微波消融针无法有效的破坏囊腔壁,同时,也很难使之消融彻底,此外,还需要使用额外的穿刺器抽取肿瘤内的囊液,以便进行细胞学检测,判断囊性肿瘤的性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以抽取囊液的微波消融针,尤其适用于囊性肿瘤和囊实混合肿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微波消融针,包括针头和针杆,所述针头设置有用于抽取囊液的吸引孔,所述针杆内设置有吸引通道,所述吸引通道与所述吸引孔相连通。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针头上设置用于抽取囊液的吸引孔,在手术过程中,当本微波消融针经皮穿刺,进入肿瘤组织后,若肿瘤组织为囊性肿瘤或囊实混合肿瘤,使用者可以先通过吸引孔和吸引通道吸取肿瘤内的囊液,抽取的囊液可以用于细胞学检测,以判断囊性肿瘤的性质,从而避免再使用额外的穿刺器单独抽取囊液,既便于操作,有可以节约手术器械,降低成本;然后在进行微波消融,既可以有效地破坏囊腔壁,又可以使得肿瘤组织彻底消融,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优选的,所述针头包括针体和设置于针体一端的针尖,所述吸引孔设置于针体,所述针尖用于穿刺。
优选的,所述针尖为圆锥形,或,由一个或多个切面所围成。
一种方案中,包括一个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与所述针体共轴。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内设置有吸引腔,所述吸引孔及所述吸引通道分别与所述吸引腔相连通。
一种方案中,包括若干所述吸引孔,各吸引孔分别沿针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还包括手柄,所述针杆固定于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用于握持。
优选的,所述吸引通道为管道或为设置于所述针杆内的腔道。
优选的,还包括吸引接头,所述吸引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手柄相连,并与所述吸引通道相连通,所述吸引接头用于连接负压设备。通过设置吸引接头,可以方便的实现吸引通道与负压设备的连通,从而可以方便的利用负压设备产生负压,以便在吸引孔产生持续的吸力,从而有效吸取肿瘤内的囊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4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