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4442.2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7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姚亚双;孙枫;雷中兴;刘毅;徐志华;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赵龙骧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中间 冲击 预制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由第一挡渣墙、第二挡渣墙、第三挡渣墙、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三护板和冲击底板围合形成下底面封闭、上顶面开口的六棱柱框体结构,第一挡渣墙、第二挡渣墙、第三挡渣墙、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三护板依次围合形成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的侧壁,冲击底板形成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的下底面,第一挡渣墙、第二挡渣墙、第三挡渣墙、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三护板和冲击底板两两相连形成整体式的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的棱边。本实用新型不仅方便安装,而且结构稳定,不易出现裂缝和移位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
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连铸钢包与结晶器间的一个耐火材料容器,是一个连续的冶金反应器,可以进一步净化钢液。钢液经过中间包进入结晶器前,钢水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必须在中间包中上浮排除。为生产高纯净度的钢,在中间包采用挡墙加坝、吹氩、陶瓷过滤器等措施,可大幅度降低钢中非金属夹杂。
目前的冲击区通常是采用胶泥或涂抹料将挡渣墙、冲击板、护板拼接安装在中间包中而形成,存在的缺点有:1,安装过程中,吊装和拼接工序增加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2,因挡渣墙和护板、护板和护板之间用胶泥或涂抹料接缝,在使用过程中,该接缝部位极容易产生裂缝、移位隐患和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的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不仅方便安装,而且结构稳定,不易出现裂缝和移位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所述整体式的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由第一挡渣墙、第二挡渣墙、第三挡渣墙、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三护板和冲击底板围合形成下底面封闭、上顶面开口的六棱柱结构,所述第一挡渣墙、第二挡渣墙、第三挡渣墙、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三护板依次围合形成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的侧壁,所述冲击底板形成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的下底面;所述第一挡渣墙、第二挡渣墙、第三挡渣墙、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三护板和冲击底板两两相连的连接边形成整体式的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的棱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与现有的分体式拼接形成中间包冲击区相比,本实用新型为整体式的结构,安装时直接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放置在中间包中即可,无需将构成部件单独吊装,用胶泥或涂抹料接缝拼接,明显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的每条棱边上均设有增强部,所述增强部沿棱边延伸的方向设置,且包裹住整条棱边。通过增强部增强棱边的强度,进而增强整体式的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挡渣墙、第二挡渣墙、第三挡渣墙、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三护板、冲击底板以及增强部通过模具浇注一体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第一挡渣墙1、第二挡渣墙2、第三挡渣墙3、第一护板4、第二护板5、第三护板6、冲击底板7、增强部8。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由第一挡渣墙1、第二挡渣墙2、第三挡渣墙3、第一护板4、第二护板5、第三护板6和冲击底板7围合形成下底面封闭、上顶面开口的六棱柱结构。第一挡渣墙1、第二挡渣墙2、第三挡渣墙3、第一护板4、第二护板5、第三护板6通过模具浇注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4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扑翼机的滑翔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伸缩折叠登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