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火花试验机人工击穿装置的无线遥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4176.3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1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广;袁文平;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兴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欧阳凯;陈梓赫 |
地址: | 5101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火花 试验 人工 击穿 装置 无线 遥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线缆火花试验机人工击穿装置的无线遥控系统,包括针状电极;连接所述针状电极,用于给所述针状电极供电的高压电源;板状电极;连接所述板状电极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带动所述板状电极转动,使得所述板状电极在特定位置和所述针状电极相对运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步进电机转动圈数探测模块;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电机供电及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机及控制电路的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和无线连接所述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的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器。本实用新型从物理层面上完全隔断了现场操作人员与高电压的联系,保障了测试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火花试验机的人工击穿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线缆火花试验机人工击穿装置的无线遥控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标准GB3048.9及英国BS2956标准中的规定,线缆火花试验机必须用一种叫“人工击穿装置”的仪器来测试其灵敏度及稳定度。人工击穿装置的作用是模拟电线穿过火花试验机时产生闪络击穿的情形。
该仪器的原理是:装置上设置两个电极,一个是固定电极,另一个是可旋转电极。在两个电极间接通3KV~30KV的高电压;当可旋转电极转动至固定电极的旁边时,两极间产生尖端放电,从而模拟线缆穿过火花机时,产生闪络击穿的情况。
目前对于控制旋转电极的的方法,我国生产该仪器的所有生产商,都采用直接用有线控制的方式,直接用电线连到该仪器上。然后,测试人员接通控制开关,旋转电极开始转动。这种传统的控制方式的弊端在于,控制人员与人工击穿装置之间有电线连接,产生了物理性的接触。而人工击穿装置在工作时接通的是3KV~30KV的高电压;这样就对现场测试人员产生了不安全的因素,尤其是当放电比较激烈的时候,会让在场的校准人员产生一定的恐惧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人体和高压部分之间的物理直接连接,提供操作安全性,保证测试人员的人参安全,本实用新型提出线缆火花试验机人工击穿装置的无线遥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线缆火花试验机人工击穿装置的无线遥控系统,包括
针状电极;
连接所述针状电极,用于给所述针状电极供电的高压电源;
板状电极;
连接所述板状电极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带动所述板状电极转动,使
得所述板状电极在特定位置和所述针状电极相对运动;
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步进电机转动圈数探测模块;
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电机供电及控制电路;
连接所述电机及控制电路的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和
无线连接所述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的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器;
所述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器发射控制指令,所述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接收到
所述控制指令后,通过所述电机供电及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动,
所述步进电机带动所述板状电极转动到和所述针状电极相对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器和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器之间通过红外信号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步进电机转动圈数探测模块还连接有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步进电机转动圈数,确定所述板状电极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从物理层面上完全隔断了现场操作人员与高电压的联系,保障了测试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火花试验机人工击穿装置的无线遥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兴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兴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4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作业保护装置
- 下一篇:带散热结构的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