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3890.0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4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巩志力;张学景;曹庆华;高琪;汪超;陈卫斌;尚万康;魏垂胜;张建威;王广森;陈慧明;饶得中;毛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03;E21D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4766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掘进 支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拱形支撑板,所述底座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底座顶端面均通过螺栓螺纹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底座顶端面中间位置均竖直焊接有第一支撑柱,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柱正上方均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横截面的面积均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对一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第一安装槽内竖直焊接有液压油缸,且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固定块与第二支撑柱的第一安装槽固定焊接,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柱顶端面设置有承载板。该煤矿掘进支护装置,不仅支护安全性高,且升降中能够形成自锁,防止坠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掘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在煤矿掘进工作中需要对煤矿隧道进行支护,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现有支护装置较多采用升降板支撑,但是现有技术的升降结构,完成升降后,需要人工进行固定,缺少自锁功能,不仅浪费时间,且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拱形支撑板,所述底座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底座顶端面均通过螺栓螺纹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底座顶端面中间位置均竖直焊接有第一支撑柱,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柱正上方均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横截面的面积均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对一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第一安装槽内竖直焊接有液压油缸,且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固定块与第二支撑柱的第一安装槽固定焊接,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柱顶端面设置有承载板,且所述承载板正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护的拱形支撑板;
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柱靠近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四周侧面均开设有定位槽,且所述第二支撑柱朝向第一支撑柱的一端四周侧面均通过螺栓竖直固定安装有与定位槽配合使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槽两侧面均焊接有棘轮齿,所述定位板两侧面均设通过销轴设置有与棘轮齿配合使用的棘轮爪,且所述棘轮齿和棘轮爪的弧度圆心均垂直朝向第二支撑柱一侧。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端面两侧均焊接有阻尼减震器,两组所述阻尼减震器的顶端分别与拱形支撑板内壁连接,且所述承载板顶端面中间位置竖直焊接有固定柱,且所述固定柱顶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车桥的弹性钢板,所述弹性钢板的两端分别与拱形支撑板内壁通过销轴铰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柱靠近底座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贯穿至底座底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焊接有液压升降柱,且所述液压升降柱的底部伸缩端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柱相对一侧面均倾斜焊接有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均与承载板底端面焊接,所述承载板底端面两侧均设置有卡柱,且卡柱卡入第二支撑柱顶端面内部,并且通过紧固螺栓螺纹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朝向棘轮齿的两侧面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两组所述限位槽内通过销轴与棘轮齿连接,两组所述棘轮齿相对一侧面均设置有钢丝拉绳,且所述钢丝拉绳缠绕在调节螺栓周侧,所述调节螺栓贯穿至定位板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煤矿掘进支护装置,通过设置液压油缸、定位槽、定位板、棘轮齿和棘轮爪,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将第二支撑柱升高,第二支撑柱带动定位板在定位槽内升起,使得棘轮齿与棘轮爪啮合连接,形成自锁,便于对定位板进行固定定位,对第二支撑柱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防止第二支撑柱坠落,提高安全性;通过设置阻尼减震器、固定柱和弹性钢板,弹性钢板在固定柱顶部和阻尼减震器分别对拱形支撑板进行支撑减震,使得拱形支撑板受力均匀,防止拱形支撑板断裂;该煤矿掘进支护装置,不仅支护安全性高,且升降中能够形成自锁,防止坠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3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