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粮食加工用去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43442.0 | 申请日: | 2019-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6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夏小军;荀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铜峡市叶盛地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1/16 | 分类号: | F26B11/16;F26B21/00;F26B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 地址: | 751604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粮食 工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粮食加工用去湿装置,涉及粮食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筒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一表面分别连通有热风进管和热风出管;筒体底部铰接有两第一电动推杆和两第二电动推杆;筒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出风口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热风进管连通;除尘组件一表面连通有回风管;筒体周侧面连通有两热风循环管。本实用新型通过翻粮组件的设计,能够在粮食去湿过程中,通过翻板不断将沉积在筒体底部的物料翻起,物料翻起后再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此过程中,热风烘管产生的热风充分与待除湿的粮食接触,继而有效加快粮食加工时的去湿效率和去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粮食加工用去湿装置。
背景技术
粮食是指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概念粮食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粗粮和稻谷类三大类作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粮食作为主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粮食制作加工成食品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步骤就是对粮食进行干燥去湿处理,以去除粮食中的水份
但是现有的去湿设备在干燥粮食时,由于粮食的堆放体积较大,不能使粮食与热风充分接触,导致粮食的去湿过程缓慢,而且对粮食的去湿不均匀,影响粮食的后续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粮食加工用去湿装置,通过翻粮组件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粮食加工用去湿装置去湿效率慢低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粮食加工用去湿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一表面分别连通有热风进管和热风出管;所述筒体底部铰接有两第一电动推杆和两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筒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出风口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热风进管连通;所述除尘组件一表面连通有回风管;所述筒体周侧面连通有两热风循环管;所述回风管周侧面通过连管分别与两热风循环管连通;所述筒体内部转动连接有翻粮组件;所述筒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翻粮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翻粮组件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两端分别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通风管传动连接;所述热风出管一端与通风管转动连通;所述通风管周侧面连通有四组热风烘管;所述通风管周侧面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四个翻板;四个所述翻板一端均与筒体内壁相配合;四个所述翻板一表面均开设有卸料孔。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翻板在通风管内壁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热风烘管在通风管内壁呈线性阵列分布;所述翻板和热风烘管在通风管周侧面呈两两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组件包括除尘箱;所述除尘箱一表面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除尘箱内壁通过连接件卡接有除尘布袋;所述除尘箱一表面设置有检修门。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一侧面连通有出料管;所述筒体顶面连通有进料管;所述出料管和进料管一表面均卡接有料门。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管和热风进管周侧面均设置有风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翻粮组件的设计,能够在粮食去湿过程中,通过翻板不断将沉积在筒体底部的物料翻起,物料翻起后再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此过程中,热风烘管产生的热风充分与待除湿的粮食接触,继而有效加快粮食加工时的去湿效率和去湿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回风管和除尘组件的设计,使该装置在去湿时,实现内循环式热风去湿,通过内循环,一方面能够有效保证筒体内部的温度,另一方面,则能在加热过程中有效降低能源的损耗,继而实现节能式去湿。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铜峡市叶盛地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铜峡市叶盛地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3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时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端子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