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机冰水冷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3005.9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康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开璞环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02 | 分类号: | F25D3/02;F25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水 冷却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布机冰水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机主体和出水管以及进水管,还包括管道扰流机构和增强被动散热机构,所述管道扰流机构包括多个凸起组和第一搅拌扇叶以及第二搅拌扇叶,一个所述凸起组包括两个上扰流块和一个下扰流块,两个所述上扰流块位于出水管的顶壁,所述下扰流块位于出水管的内侧底部,且所述下扰流块位于两个所述上扰流块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一搅拌扇叶和第二搅拌扇叶位于相邻所述凸起组之间,且所述出水管的内侧装设有冰水;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出水管的内侧的冰水以及管道扰流机构等,冰水可增加装置的冷却效果,相较采用自然温度的水,改装后风道内平均温度由30℃降低至15℃。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布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机冰水冷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布机冷却循环系统,一方面由于采用自然温度的水,造成冷却效果差,且由于出水管和进水管的结构单一,造成出水管内侧的水无法充分与出水管的内壁接触,造成无法充分利用出水管进行冷却以及进水管内水的温度居高不下,无法为冷却机主体降低冷却负荷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布机冰水冷却循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机冰水冷却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机冰水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机主体和出水管以及进水管,还包括管道扰流机构和增强被动散热机构,所述管道扰流机构包括多个凸起组和第一搅拌扇叶以及第二搅拌扇叶,一个所述凸起组包括两个上扰流块和一个下扰流块,两个所述上扰流块位于出水管的顶壁,所述下扰流块位于出水管的内侧底部,且所述下扰流块位于两个所述上扰流块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一搅拌扇叶和第二搅拌扇叶位于相邻所述凸起组之间,且所述出水管的内侧装设有冰水。
优选的,所述增强被动散热机构包括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位于进水管的外侧,所述冷却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鳍片,且所述散热鳍片和冷却管道的内侧均设置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内侧填充有冷却液。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机主体,且所述冷却机主体的底部安装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下扰流块与出水管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度。
优选的,多个所述散热鳍片以进水管为圆心并呈环状等距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出水管的内侧的冰水以及管道扰流机构等,冰水可增加装置的冷却效果,相较采用自然温度的水,改装后风道内平均温度由30℃降低至15℃,且通过管道扰流机构,在装置与布机固定后,便于出水管内侧的冰水充分与出水管的表面接触,以便于充分利用冰水,进一步增加冷却效果。
(2)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进水管外侧的冷却管道等,利用散热鳍片可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冷却液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可吸收较多的热量,均便于进一步的增加进水管的被动散热性能,同时降低进水管内水的温度,便于为冷却机主体降低冷却负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水管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的侧视剖视图;
图中:1、冷却机主体;2、出水管;3、进水管;4、散热鳍片;5、上扰流块;6、下扰流块;7、第一搅拌扇叶;8、第二搅拌扇叶;9、冷却管道;10、冷却液;11、冷却槽;12、冰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开璞环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开璞环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3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空气的颗粒物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喀斯特地区的水样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