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壳体上的导油集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2952.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1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占培庆;彭员军;翁军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江铃集团协和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黄文亮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导油集油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上的导油集油结构,包括导油筋、集油浅槽,所述导油筋起始于壳体内顶壁中部,其宽度往壳体侧壁的一端逐渐增大,壳体侧壁设计自上而下逐渐缩小的集油浅槽,壳体上的导油筋与侧壁相交之处处于集油浅槽区域内,且壳体上的集油浅槽末端延伸至需要润滑的零部件位置。本实用新型优点:减少了润滑油的填充量,提高了齿轮箱的经济性和传动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实现的成本很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润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上的导油集油结构。
背景技术
集油导油的壳体,主要应用于平行轴传动齿轮箱,它通过结构上的特有设计,实现导油、集油的自润滑过程。以往,齿轮箱内部零部件的润滑往往通过提高润滑油液面高度来达到润滑零部件的目的,这种方案需要填充更多的润滑油,不但经济性差,而且润滑油带来的阻力会降低齿轮箱的传动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上的导油集油结构,它结构简单、易实现,能够解决传统齿轮箱润滑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上的导油集油结构,包括导油筋、集油浅槽,所述导油筋起始于壳体内顶壁中部,其宽度往壳体侧壁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壳体侧壁设计自上而下逐渐缩小的集油浅槽,壳体上的导油筋与侧壁相交之处处于所述集油浅槽区域内,且壳体上的集油浅槽末端延伸至需要润滑的零部件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上的特有设计,实现集油、导油的自润滑过程,使齿轮箱不需要通过提高润滑油液面高度来润滑零部件,减少了润滑油的填充量,提高了齿轮箱的经济性和传动效率;本实用新型是对以往的设计所做的优化设计,壳体上的导油集油结构设计,依附于壳体内壁,不会改变壳体的设计结构,由于结构简单,非常易于实现,而且实现的成本很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导油筋 2、集油浅槽 3、齿轮 4、需要润滑的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一种壳体上的导油集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油筋(1)、集油浅槽(2),所述导油筋(1)起始于壳体内顶壁中部,其宽度往壳体侧壁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壳体侧壁设计自上而下逐渐缩小的集油浅槽(2),壳体上的导油筋(1)与侧壁相交之处处于所述集油浅槽(2)区域内,且壳体上的集油浅槽(2)末端延伸至需要润滑的零部件(4)位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工作时,齿轮箱内处于旋转状态的齿轮(3)会将润滑油飞溅至齿轮箱的顶壁,其中一部分会飞溅至壳体上的导油筋(1)表面,在重力作用下,润滑油会沿着壳体上的导油筋(1)外表面流淌至侧壁,之后汇集至壳体上的集油浅槽内,最终通过壳体上的集油浅槽(2)末端流淌至需要润滑的零部件(4)上,从而实现了零部件的自润滑。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江铃集团协和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江铃集团协和传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29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套齿轮的自润滑轴
- 下一篇:一种铜棒端面倒角加工设备